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从“小别离”到“大团圆”(吴志翔)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01日09:24 来源:中国作家网 吴志翔

  有的小说,读了开头就大概能猜到结果,但还是能吸引人读下去,不靠细若游丝的悬念,不靠跌宕起伏的情节,它只是在一种几乎与生活平行的叙事中,触及到了人们最日常的关切,我们能从他人的境遇里体察到现实冷冷的逻辑,感受到人在琐屑欲望里翻滚和煎熬的万般无奈,进而反观到自己也将遭逢的“万不得已者”。鲁引弓的《小别离》大概就是属于这么一类小说。

  如今普通城市居民家庭几乎无法避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陷于种种纠结,从择校到有偿家教,从“奥数”到加分测试,从陪读到出国留学……家长们无时不在做出关涉到孩子命运纹路走向的选择,而这样的选择却基本与自由意志无关,因为每个选择似乎都是被某种强悍的结构性力量所左右,被某种弥漫于人群中的集体无意识所裹挟。每次读到小说中方园他们在灯下琢磨孩子升学或留学前途的场景,我仿佛能闻到他们身上“咕咚咕咚”冒着泡儿的焦虑的味道。

  因为有着较强的“代入感”,《小别离》阅读体验是有点儿憋气的:人活着活着,怎么就成这样了?夫妻之道,变成了彼此猜忌;家人之亲,变成了互相算计;亲子之爱,变成了……忧伤无奈的小别离。作为一种不假思索的联想,我们可以把罪魁祸首认定为中国的教育,它的弊病丛生已是不言自明的事实。但是,就这么简单吗?不见得。“教育”只是一个名词,它不是责任主体,从事教育的人也未必担得起太大的罪责。有时候,我们只是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许多不如意,把在形形色色的攀比中积累起来的挫败感,把由于对孩子未来前途不明朗而发酵起来的忧愁,通通倾泻到“中国教育”上面罢了,就像米兰·昆德拉说的,生活的失意者总是对罪人揪住不放。中国教育似乎就是这个合适的“罪人”。

  我不想把鲁引弓的这部小说简化为教育批判书。已经有太多的批判了,10多年前,为这部小说题写书名的少年韩寒就已经在《通稿2003》里把话说绝了。何况,如崔卫平所说,批评者与批评对象之间是没法脱离干系、划清界限的,否则也无非是一种“伪批评”,它会显得很可疑。鲁引弓对当今教育之病有着深刻的思考,但它只是他写作《小别离》的引子。透过这部小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些普通人在中国式教育的背景下,所经历的事情起伏,所体味的人情考验,所品尝的心情酸楚。方园等人把孩子送出国留学,与其说是完成了一次对中国教育困境的突围,毋宁说是实现了从自己心之牢笼中的解脱,亦即,求一心安而已。

  与许多人悲催的生存境遇相比,方园等家庭的教育经历其实未必有多么不堪,多么催泪。在成千上万留守儿童、候鸟少年或者吃不上营养餐的贫困地区学生的匮乏镜像映射下,许多都市家庭孩子的教育是餍足甚至过度的,但根本点在于这样的餍足和过度丝毫不能带来幸福。所以,我们也不能据此判定鲁引弓的写作是矫情的,因为不同的家庭各有各的烦恼焦虑,无论它们因何而生,焦心的感受都是真切无比的。古人云,“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其实圣人也有“终身之忧”,庶民也有“一朝之患”,而中间的很多人呢,虽解决了形而下的困境,但还无法完成形而上的超越,在二者中间撕扯纠结,也许反倒有更多的不幸。方园、林红、吴佳妮们努力踮起脚尖“抢购教育”,想去够一够更好的生活,够不着当然痛苦,勉强够着了,也将衍生出一串串的烦累,比如,不得不委屈自己,不得不苟且过日,不得不仰人鼻息,不得不经历一番小别离。

  没有什么悲怆的奏鸣,没有什么崇高的交响,小说里的人们就是这样,经历着并无多少张力的小得小失、小悲小欢。这并非小说的缺陷,而是叙事的真相。《小别离》中的人物是平庸的但也保存着基本的良善,有算计但并不害人,有自私但并不诡谲,有庸俗但并不讨厌。也许真正决定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是高大上的梦想,而是琐细的欲望,或者不妨说,大梦想其实就是由小欲望累积起来的,但愿这些挣扎着往前走的人,他们的“小别离”能够连缀成“大团圆”,收获生命中真正的慰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