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我认识的鲁藜同志(陈因)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8月26日10:26 来源:天津日报 陈 因

  1942年,我在延安鲁艺美术系四期学习,鲁藜刚从晋察冀边区前线回来。当时他是鲁艺文学系的教师也是研究员。他从前方回来,给全院师生作报告,讲他们在前方工作和生活的情况。他说,他当时在司令部当记者,经常深入后方基层和前线军队,采访了许多生动感人的先进事迹,当时条件很艰苦,前方没有印刷条件,他们还要亲自刻蜡版,将采访的材料打印出来,然后发到各地区、各部队,鼓舞军民的战斗情绪。鲁藜讲话时的乐观、热情和自信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吸引了我们许多同学都想快点毕业,去抗日前方工作和战斗。

  1946年,我在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工作,当时蒋介石发动内战,胡宗南进攻延安,延安情况危急,延安的文艺工作者都到前方来了,延安的曾克、于黑丁和欧阳山等作家,到晋冀鲁豫边区文联,鲁藜是去华南又返回来也留在晋冀鲁豫边区文联。我们共同工作,印象最深的是:1946年深秋时,是鲁迅先生逝世10周年,边区文联组织纪念座谈会,鲁藜负责组织并主持此次会议。他在发言中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鲁迅先生的生平,高度评价了鲁迅先生杂文尖锐深刻的战斗精神,深情述说了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文学家的爱护和帮助,以及真诚拥护鲁迅先生倡导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当时使我感到在全国文艺界名人里,他最崇拜、最尊敬的就是鲁迅先生。

  鲁藜本姓许,但从他用过的笔名看:鲁藜、许流浪、流云、鲁加、鲁家、小犁、老鲁、司马仑、许怀榕和黎末等,用鲁字很多,也许这就是鲁藜崇拜鲁迅先生的寓意。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我从北京调到天津文联工作,住在天津文联机关兼宿舍的新疆路59号鲁藜家的楼下。他跟我谈了1949年随军进天津,在军管会和陈荒煤、周巍峙等同志负责文艺审查工作,人少事多手忙脚乱,因为每天都有许多剧团、影院、三不管、说书场等单位、部门的人来要求审查演出,演什么戏和电影,出什么书、刊,等等,实在是忙不过来。审查的标准,有时也看法不一,正当大家不知所措时,正好刘少奇同志来津,他说:一个刚刚解放的城市,以安定为主,改造旧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切封建的迷信的东西不可能都去除……艺人不能演出,吃不上饭,我们还要解决艺人的吃饭问题。要我们多关心艺人、团结艺人。检查要放宽,我们没有新的东西来代替,原有的可以不忙详细检查,只要政治上不是反党的、反苏的都可以放行……他说少奇同志给我们指出了接收工作的原则和政策,也提高了我们的思想认识,工作好做多了。我当时感到鲁藜不只是爱写诗的著名作家,他对党交给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也非常认真。

  1955年,鲁黎受冤屈下放劳动,从此我们没有见过面。1985年我退休后,又一次,我们在体北街道上偶然相遇。他住在体北10区,我住13区,正好是隔街相邻。我见他虽年老清瘦,但精神矍铄。我们认识几十年了,从未听他说过与主席的任何关系,这次见面虽然他蒙冤二十多年,也没听他说过一句委屈的话。

  他给我一张名片,上面的头衔只有两个字“诗人”。他不追名、不谋利,自始至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相信党,相信群众”。坦荡旷达、无私无畏、无怨无悔、铁骨铮铮、笔耕不辍,像一棵大树屹立在大地之上。正如陈毅同志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鲁藜是我的革命老大哥、学习的榜样,他如果生活在今天,必然是讴歌新时代的歌唱家,实现“中国梦”的赞美者。我们今天纪念他诞辰100周年,就是寄望更多的文学工作者,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为我们的时代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艺作品。         题图摄影:汤青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