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通过“假”逼出了生活之“真”(冯新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8月18日10:33 来源:羊城晚报 冯新平

  电信诈骗是波及无数中国家庭的“人祸”,人口老龄化是目前中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薛忆沩的长篇新作《空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通过一个具体的诈骗案件将两个“热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触及了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日常生活中许多不安定的因素。

  叙事双线并进,故事时间内是一位将近八十岁的退休教师遭受电信诈骗而惶恐不安、备受折磨的一天,叙事时间内展示的是一个被政治运动戕害、被极权和权力规训的老人荒诞而异化的一生。作者以精湛的叙事和精准的语言,把一个人当下的不幸遭遇,融入国家和历史的大悲剧中,让荒诞的历史和魔幻的现实彼此进行观照,并进而探索爱情、死亡、孤独以及生命的意义等人生终极问题。

  小说的表层结构是一位独居老人的空巢生活遭到了入侵和蹂躏,入侵者的武器不是尖刀棍棒和粗声恶语,而是一条细小的电话线与“义正词严”的官方术语,如“罪证”、“口供”、“卷入”、“犯罪集团”等等与她的身份和生活完全对立的词汇。这些突然涌现的语句瞬间就引起了她心理上巨大的恐慌,顷刻间就击溃了这位有着四十年教龄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自尊和自信。因为她的一生是没有污点的一生。纯洁和清白不仅是她的追求也是她的成就。假冒成顾警官的骗子正是利用了她意识深处的“洁癖”和恐惧心理,抓住了她身处空巢的机会,在她引以为傲的善良和自尊处设置了陷阱,让她在恐慌中迅速陷入了对他的信任和依赖,陷入了他设下的骗局。

  在小说的复调叙述中,表面是老人一天中一波三折的被骗过程,实质则呈现了荒诞历史中老人一生的命运遭际,是如何塑造了她的人格和心理。当下的受骗根源于先前的受骗,如今对骗子的信任根源于当初对历史的信任。在老人急于自证清白的内心深处,或许是她自己也并不明了的深层心理。她曾为了迎接解放而陷入“狂喜”的状态,感觉自己变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的一部分。她曾为跟上一个激动人心的新时代,在领导义正词严的威逼利诱下与父母恩断两绝。一生的教育和洗礼,让她对“组织”既充分信任又充满警觉和恐慌。

  叙事层层铺垫,步步紧逼,经过一天现实中目不暇接的波折和恐慌,经过回忆中一生的错失和悔恨,经过舅舅和母亲两个幽灵在魔幻现实中给她的种种反思和启悟,叙事层层褪去了一个开篇就自诩一生清白并引之为傲的老人的外衣,呈现出老人莫名其妙的爱情、阴差阳错的婚姻、和貌似轰轰烈烈实则愚昧荒诞的一生。

  而派出所里无意看到她视为亲生女儿的保健品业务代表小雷戴着手铐的一幕,既是压垮身心已极度虚弱的她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击溃她秉持一生信念的最重一击。真的“上当”比假的“陷害”对她的身心具有更强的摧毁力,现实和历史在生命的幻灭感中猛烈相撞。折磨她一天的便秘顷刻间获得畅快的释放。这是淤积三天的肉身垃圾的释放,这也是郁积一生的精神垃圾的释放。从未谋面的“顾警官”骗走了她的钱,“贴身又贴心”的小雷欺骗了她的心,但他们用他们的“假”让她看到了生活的“真”。小说以悖反的方式解构了悖谬的人生和荒谬的历史。

  在这部小说中,薛忆沩以优雅诗意的语言显现心灵的孤独,洞察内心的隐秘,以繁复精准的结构承载枝蔓延伸的情节和动荡流转的内容,以举重若轻的叙事逃离公共意义的沉重和道德观念的端正,让生命呈现自身的沉痛与幽默,让历史显现自身的悖谬与荒诞。所有这些都需要作者极佳的耐力,体质,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免于世俗恐惧的心灵质地,以及一种纯真无惧的智慧和沧桑多情的关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