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格热里与青花瓷(孔诺夫)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8月14日10:02 来源:人民日报 (俄罗斯)孔诺夫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识心。 

  2000年前圣人孟子的哲思,在今天依然闪耀着光芒。仅从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贯通不同文明算起,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已经持续了数千年。历史上,那些一望无际的驼队与航船,向远方送去精美的丝绸、瓷器与茶叶,更送去魅力非凡的中华文化与中华精神。就在这宏伟壮阔的历史来往中,世界文明加速了演进的历程,中华文明也变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如今,这场对话依然方兴未艾。文明与文明的相知、相遇与相拥,虽然已不再需要征服地理上的险途,却依然要我们时时摆脱观念的藩篱和思想的束缚。对今人来说,重温“丝绸之路”已不仅是一段历史记忆,一段贸易佳话,更似一种向未知寻找答案的勇气,以及异中求同的胸怀。 

  今天起,我们在“文化世象”栏目刊登“中国文化·丝路流响”系列文章。这些作者的身份是驻华外交官,他们来自不同的大洲、不同的国家,但他们的国家都曾在历史上与“丝绸之路”有过交集,他们的生命里都曾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随着他们的讲述,我们逆时间之流而上,寻访那些文化交流和文明碰撞中最为鲜活的故事,接续那些故事背后值得今天珍视的薪火。而这些,恰恰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拥抱中国最为温润恒久的真理。

  ——编 者

  这个夏天,在中国文化部的组织下,有幸与十几个国家的文化外交官一同访问中国的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而成为我的记忆中一个特别的夏天。 

  在美景如画的景德镇,令我流连忘返的不仅有那里的青山绿水,还有在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劳作的人们,以及他们所创造的驰名世界的瓷器艺术。在这里,我第一次近距离观摩了青花瓷、玲珑瓷的制作流程,在几位制瓷大师的指导下,还亲手尝试了拉坯、绘盘等工艺。尤其出乎意料的是,从其貌不扬的泥土到一件精美的景德镇瓷器,整个制作过程竟然需要72道工序!尽管景德镇的名字早已是耳熟能详,但我亲身到访才知道“景德镇”三个字背后的奥秘。 

  瓷器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许多人因为瓷器而喜欢中国文化,也因为喜欢中国文化而更热爱中国瓷器。我的亲身经历就是一个普通的例子。1973年,我还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大五的学生,来到北京做毕业实习,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1997年至2001年,我担任俄罗斯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是我第二次长居中国。不久前,我又将家搬到了北京。中国似乎一直吸引着我。从孩提时代邻居和自己家中必备的中国产热水瓶、毛巾,到少先队员时期收集的中国邮票、明信片和画片,以及深深喜欢的中国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再到大学时期为之着迷的孔子,并以孔子哲学思想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这一切不仅让我与中国结缘,而且使我喜欢上积淀了中国文化精髓的艺术创造。在上海工作期间,我常常去参观上海博物馆,那里收藏着中国历朝历代的瓷器艺术品,它们如此美轮美奂,让我沉醉不已。就在两个月前,我和家人去彼得堡度假,还专程参观了冬宫的中国展区,那里同样收藏了大量的中国瓷器和中国文物。我希望,我的家人和孩子也能喜欢上这些精美的艺术品。 

  在众多中国瓷器的图案和样式中,我最喜欢的要数青花瓷。蓝色与白色的搭配,清新、淡雅,十分迷人,而且让我想起了俄罗斯人同样引以为荣的蓝花瓷——格热里。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格热里同样由手工制作。它在俄罗斯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几乎每个俄罗斯家庭都拥有一套甚至几套格热里餐具,它们与俄式大餐构成了非常完美的搭配。与今天的景德镇一样,格热里的艺术家和工匠们,也在努力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化结合,创造出了很多独特的造型,比如骑士、俄罗斯套娃,有的工厂还将格热里用于制作壁炉、汽车装饰。就像青花瓷和格热里共同将蓝色与白色作为最佳搭配,正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同与异构成了多彩的世界。 

  瓷器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还在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伟大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曾将精美的中国瓷器运向遥远的西方、地球的另一端。历史上,俄罗斯曾是中国瓷器对欧贸易的目的地之一,这当然也影响到中俄两个国家的交往。正是文化上的互通,促使两个国家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两种文化在交流借鉴中,也产生了奇妙的反应,促进了两大文明的进步。假如我们回顾中俄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便会找到答案。 

  我们知道,在18世纪有三位沙皇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修建的宫殿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伊丽莎白一世曾大量采购来自中国的器物,包括瓷器、漆器等,许多被保留到了今天。就在冬宫不远,还建有“中国宫”。那里有中式园林、假山,以及中式风格的房屋,是一个极具中国文化印记的空间。到了19世纪,两个国家的交流更加频繁。这里不得不提到两位伟大的作家——普希金和托尔斯泰。特别是托尔斯泰,他甚至翻译了老子的《道德经》。现在俄罗斯更是拥有一大批汉学家,较为人熟知的有齐赫文斯基、季塔连科、李福清等,成为世界汉学研究的重镇。 

  俄罗斯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自不必赘言。我记得,上任后习近平主席首度访问俄罗斯时,就特别提到了托尔斯泰、契诃夫、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众多俄罗斯作家;今年冬奥会期间,习近平主席还专门参观了位于索契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故居。中国民间对于俄罗斯文化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感。40年前在北京,我接触到的售货员把梨子叫做“格鲁沙”(俄语中“梨”的发音);这一次,在景德镇瑶里古镇的一家百年祠堂,我竟然看到了托尔斯泰的画像,它与孔子、孟子等中国先哲的画像摆放在了一起。老一辈中国老百姓如此熟悉俄语,俄罗斯的大作家在中国乡间觅得知音,我的这些见闻足以证明这一切。 

  最为奇妙的是,在汉语中我的名字是以“孔”字开头,能与孔子同姓,令我倍感荣幸。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两个国家的交往又何尝不是如此?现在中俄两国的关系正处在最好的时期,我们要做的,便是把这友谊的火把传递下去。 

  (本文作者为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参赞、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主任,本报记者任姗姗采访并整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