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阔大的宏伟——刘宏伟散文作品集《红尘醉语》序(程绍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8月12日15:08 来源:民族日报 程绍武

  与刘宏伟的相识,说起来还是缘于鲁院。2003年鲁院受中宣部委托开办了一期文学期刊主编班,但开班没多久就碰上非典,大家在一起没呆几天就暂时散伙各自回家去了。等几个月过后非典结束重新复课时,我发现班上少了几个人,又多了几个人。少的几个是有些人回去以后不再回来的,如《小说月报》的副主编董兆林和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副总编辑刘雁等;而多的几个人里,其中就有刘宏伟。

  开始我对宏伟的印象不深,感觉他年龄很小,是个毛头小伙子,当时我又不常住校,来往的机会自然不多,只是偶尔有几次在校园里看到他和几个同学喝完酒回来,脸庞红红的,艳若桃花。见面时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我也一笑,算彼此打个招呼。宏伟笑的时候牙很白,再加上他头发乌黑茂密,所以当时给我的整体印象就是一齿白唇红的美少年。如此而已。

  真正熟悉、了解、交往起来,反倒是在这个主编班结束以后。其他同学亦是如此,在校时没怎么说过话,结业后却你来我往,酒局不断,过从甚密。离开鲁院后,我经常能在一些饭局上见到宏伟,席间他总是话语滔滔,热情奔放,意气风发,俏皮话、段子层出不穷,很能烘托气氛。的确,在那段时间的酒局上,只要有了宏伟,气氛就热烈,情绪就高涨,就有欢声笑语,就不停地有些小高潮。也是从那时候,我才知道宏伟在搞写作,而且很有成绩。

  我是做编辑的,平时老有人寄稿子,宏伟也给我寄,但不是为了发表,因为开始他寄给我的是长篇,而那时候我们不发长篇,当然后来陆续寄来的也有一些散文、诗歌。但我知道他的意思,不是发表不发表,而是想让他老哥我,绍武兄,一则给他提提意见,二则作为朋友,一起分享一下他的劳动成果。感谢宏伟的信任,通过拜读他的作品,使我得以走进他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你会发现宏伟是个很阔大的人。对,阔大,就这个词儿。开阔,大气。这是总的感觉。有句话叫做“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确,从宏伟的人生轨迹来说,他的舞台,可以说是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从贡嘎山到泉州,从泉州到西藏,又从西藏到北京。小小年纪,二十出头,就在中国的大地上纵横驰骋,不拘一城一地的得失,只为了人生更加辉煌壮丽,充实圆满,没有一颗“大”心,是很难这么大手笔的。看他的长篇小说,你也会觉得很大气,结构布局、人物关系,对情感的挖掘,时时有一些大的气象在里边。

  另外,心的大小,不仅决定着人生舞台的大小,还决定着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如何和这个世界相处。这点,在宏伟的散文《我的平房生活》中有很深刻的体现。刚到北京的时候,宏伟住过几年平房。住过北京平房的人都知道,平房、大杂院意味着臭气熏天的公共厕所,意味着吵嚷喧闹的邻里环境,意味着庸俗世故的农民工小市民等等,但面对这一切,宏伟的心态是:没有愤愤然,也没有焦虑不安,更没有认为自己身处逆境、公子落难,而是平和的、乐观的、善意的、亲和的。始终以一种亲善的态度对待着周围的一切。我都能想象得出宏伟在出入那个环境时,见了街坊大妈、大婶、大爷、大叔露齿一笑的样子。文章里最让我感动的是写到和“病人老施”饭后散步的情节。那个无人理睬的病人老施,那个连自己亲属都不愿意多和他接触的老施,那个宏伟在他眼里读到了“太多孤独寂寞”的老施,每天黄昏宏伟带着他去小河边的散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这样一颗面对众生的亲善的“大”心,这样一种面对世界的广大亲切的态度,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吧。收录在这部《红尘醉语》(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年4月版)里的文章,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大”心的另一面,又是多思的、善感的,有时甚至还会带点儿忧伤。宏伟还写了大量的诗。在那些诗里,我们看到的宏伟是沉静的、孤独的、略带伤感的。诗里仍然有大的意象,如“白云饮尽了/天际的陈酿”;如“淡淡的云丝如霓裳般/轻柔的夹裹着/漫天的繁星”,这都是非常好的句子,意象宏大;但更多的还是“一双被尘世的/风沙吹痛的眼眸/流连地看着/那一群群蹲伏在山坡上的/牛羊和帐篷”这样心思深婉的句子。我仿佛看到,当市声退去,一切喧闹都归于沉寂的时候,宏伟坐在那儿安静地写诗的样子。我想,这是另一个宏伟,但同样是一个真实的宏伟。

  我想,只要那颗心还在,只要那颗阔大、平和、善良、敏感、多思的心还在,宏伟的创作之路会越走越宽阔。作为朋友和兄长,我会一直期盼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