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乡土书写的精神担当——读田禾诗集《乡野》 (刘波)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8月08日09:40 来源:中国作家网 刘 波

  田禾“喊故乡”的诗人形象已深入人心,他淳朴、仗义,让人倍感亲切。有人认为他的作品是新田园诗或新乡土诗,但在我看来,其诗虽然写的是乡土,但不是那种浪漫主义的温情,也非自然主义的白描,而是带着疼痛感、历史感和苦难感,这里面有质疑、批判和揭露,可最终通向的是一种爱。只有具备爱的立场,方可真正投入为人生的写作,这种写作有温度、有深度,也有力度。

  自从21岁离开乡村,田禾已经做了多年“城里人”,但他是否真正融入了城市的生活?似乎也未尽然。田禾虽然生活在都市,但一写诗,他就回到了故乡。“我每天一睁眼一闭眼一样能触摸到乡村的呼吸、乡村的疼痛、乡村的苦难和乡村的温暖。”田禾愿意守住那片现实中的乡土,因为他的精神之根扎得异常深,当他以此来抵抗都市的喧嚣时,其内心能获得某种宁静,这正是源于故乡的召唤。

  田禾并未想要自己的故乡与众不同,但每一处风景、每一位乡亲,都足以成为一个时代中国农村的缩影。诗人在这样的意义上书写故乡,实则在为即将远去的那段历史作注。虽然离开故乡很久了,但诗人仍然以拥抱的姿态不断地靠近故乡,于记忆中再度体验乡村之难,感悟乡村之痛。他看到的不仅是乡村的美,更重要的是,他从乡村现实里看到了贫穷、悲苦和危机。他说他的诗歌“都是沿着一条深深的乡土之根而生长出来的”,毕竟这乡土不再是浪漫主义时代的田园风情,而是带着一种锥心刺骨的痛感。所以,我们读田禾的诗,绝少有海子写乡土那般“在远方”和“在高处”的空灵之感,他始终是向下的、沉重的,即使是升华,也是血泪经验的转换。他无法脱离当下的时代现实,去书写“在别处”的故乡,尤其是当一种责任意识加于诗人身上时,他的故乡书写就会成为一种自觉,将敏锐的触角伸向乡村的病症和暗疾。

  田禾何以执著于挖掘乡村的苦难现实?因为他亲历过苦难,这种历史深处的痛感让他拒绝遗忘。遗忘意味着背叛,当那些灾难深重的事实如画卷般掠过,与其视而不见,不如详录其实。

  田禾一直在为熟悉的乡村作传,为每一个“草民”留下他苦难的人生简介,为每一个人的活着寻找尊严。他的努力,其实就是尊严的一部分。他写“草民”,“草一样的人民/比一棵草更卑微更弱小的人民”,“草一样无声无息的贫苦/的农民”。如果没有诗人来进行这样的乡村写真,苦难就可能只是一种概念、一个符号。当我们在《骆驼坳的表姐》《四阿婆死了》《一个农民工从脚手架上掉下来了》等诗中读到一个个叠加的苦难命运时,那种对生命尊严的理性诉求,才是为沉默者赋予的个人修辞。

  直面苦难,是我们的传统,没有人可以去随意践踏苦难,它构成了历史,也形成了当下。“有时缸里没有一粒米,/有时苦难从她的眼睛里流出来。”(《我的乳娘》)贫穷带来的苦难,很多时候我们难以言说清楚,它可能是个人造成的,抑或是社会和时代的原因,但苦难本身不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诗人的书写何以令人心酸?他的气质注定了要以苦难环绕那些人生悲剧。他写父亲:“父亲卑微得如同一棵白菜/有时累得像霜打的茄子”(《菜地》);他写贫穷和人世的距离:“贫穷很大,他很小/王大贵的板车/爬上坡之后,远远看去/王大贵多像一只小蚂蚁”(《板车上坡》);他写衰老与命运:“奶奶身体单薄,除剩下命运,就剩下风了/只有拐杖,才能扶起她的身子骨。”(《拐杖》)那些亲人和乡民,皆在贫穷的生活里成了苦难的化身。田禾写了太多过于潦草、过于被轻视的人生,一生为生存所奴役,还何谈生活本身?这种反思正是诗人悲剧书写的力量所在。

  田禾的力量书写与他在生活中“向下看”的眼光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面前,诗人的主动出击,会让那些弱势者或卑微或低贱的人生成为一种见证,成为某种警示的参照。在生活面前,他是一个观察者,也是一个倾听者,其公民责任和忧患意识,让他不得不去关注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生存困境,或许这才是为人生的写作最根本的目的。

  在长久地立于故乡的书写后,有时,田禾也将思绪拉回到他所处的城市生活现场,但他没有去写城市的喧哗和灯红酒绿,而是同样将视角对准了另一群底层人和弱势者,这源于诗人固有的性情和正义立场。“凌晨的冷风吹着她单薄的身体/吹刮着她的脸。在昏暗的灯光下/街道上的灰尘/她扫走了一部分,吃掉了一部分。//她是一名下岗女工。本很贫穷/但看去富有得/像拥有一条街,因为这么长一条街/就她一个人打扫/天一亮,整条街就是别人的了。”(《扫街的下岗女工》)那些城市底层被忽略了的卑微风景,却被诗人尽收眼底。他不是带着恨在抱怨、控诉,而是带着一种爱在审视、反省,他要让我们记住:在一些人光鲜的生活背后,还有那些虽显黯淡但仍有尊严的人生,他们并不体面,但通过自食其力,同样可以承担起一个人全部的责任。

  田禾为人生的书写,体现在一种对现实感和历史感的追求里,他的新诗集《乡野》中的作品就呈现出不同于一般乡土诗的文学价值。他的写作所对准的真实场景,正是我们应该警惕的某种现实危机。田禾的写作信念,可能就是基于这样一种对现实更为内在的抵抗,其诗歌也正因此而更见独立性和感染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