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南渡北归”的纳博科夫——读《纳博科夫评传》(李霄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8月07日10:14 来源:北京日报 李霄垅
    《纳博科夫评传》      芭芭拉·威利著 李小均译      漓江出版社出版 《纳博科夫评传》 芭芭拉·威利著 李小均译 漓江出版社出版

  提起纳博科夫的名字,人们不禁会想到《洛丽塔》。这显然对纳博科夫十分不公平。因为除了《洛丽塔》,纳博科夫还著有大量其他小说,也有译作、诗集和剧作等。此外,纳博科夫还是个昆虫学家,有一种蝴蝶甚至以纳博科夫命名,更不必说他颠沛流离,充满波折的人生。这样的一个人,如果仅仅用亨伯特来替代,显然是不够的。

  于是便有了传记。关于纳博科夫的传记,已经问世的至少有8部,而这8部传记几乎都是以纳博科夫的创作历程来作为脉络的。我所读到的这一部传记,《纳博科夫评传》,算是距离现在最近出版的一本关于纳博科夫的传记了。作者芭芭拉·威利是东欧文学评论重镇《斯拉夫和东欧评论》杂志的副主编,除了这本评传,还撰有《电影中的纳博科夫》等论著。

  纳博科夫一生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流浪,从初起的俄罗斯辗转到了克里米亚,克里米亚被苏联收复后,他又投奔到了德国柏林,希特勒上台之后搞清洗,他又不得已去了法国,法国沦陷后再去了美国。这种流浪不禁让人想起我国的那些曾经身经离乱的大师,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等,他们同样是那个年代的人物,同样经历着颠沛流离的人生,同样为着信仰而不懈地努力。前些年有个作家岳南,把这类中国大师做了一个集体传记,起名叫《南渡北归》。纳博科夫的颠沛流离和后来的成功也透着某种意义的南渡北归。

  1924年,纳博科夫的长篇小说《玛丽》问世,若说《洛丽塔》里的亨伯特依稀有着纳博科夫的影子,《玛丽》的主人公列维·加宁简直就是他的镜像。时隔四十多年之后,纳博科夫在自传《说吧,回忆》中也承认这一本小说的自传痕迹。这部小说的成功就好像一块砝码,放在了纳博科夫的天平上,这座天平本有两样东西,文学和昆虫,这块砝码就加在了文学的一侧,从此,纳博科夫毅然走向了文学大师之路。在柏林,纳博科夫启用了笔名“西林”,创作了许多知名作品,比如《王、后、杰克》、《圣诞故事》、《防守》、《眼睛》、《荣誉》、《黑暗中的笑声》、《天赋》、《斩首之邀》等等,在柏林的这段日子可算是纳博科夫文学创作井喷的岁月。

  在一个本不属于自己的地方,用着不是母语的语言,却达到了文学造诣的巅峰,这对自认是俄罗斯作家的纳博科夫来说,是个不小的讽刺。在美国,纳博科夫完成了他的《洛丽塔》,这部最轰动的,让他享誉一生的作品。其实,确切地说,《洛丽塔》得以轰动,和它的被禁有很大关系。古今中外,大凡文学作品,不论通俗抑或经典,被禁过又解禁的,销量一般都很好,这主要源于读者的好奇心。如今很多书商都会打着“禁书”的噱头吸引眼球。《洛丽塔》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书成型于1951到1953年,书写成后没有出版社愿意担风险出版,于是纳博科夫找到法国一家地下出版社,将《洛丽塔》出版。出版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被禁,但好奇心使得读者们早已按捺不住,当1958年《洛丽塔》终于在美国问世的时候,发生了大抢购,一时间洛阳纸贵。

  1962年,电影《洛丽塔》公映,尽管导演改动了不少原著的内容甚至情节,纳博科夫仍对这部电影投以溢美之词。纳博科夫似乎完全融入了美国市场化的文学环境,他的书版税越卖越高,声望也与日俱增,到了20世纪70年代,他说自己举目美国文坛,已是一览众山小。但在结尾处,芭芭拉仍给予了纳博科夫一个谦逊的形象。“出名的是《洛丽塔》,我只是一个默默无名的作家。”

  北归,似乎放在这里也颇为合适。纳博科夫到了美国,主要住在马萨诸塞州,相比于他先前居住的巴黎算是北方,因此也可以说是他的“北归”。抛去政治观点,纳博科夫的文学造诣却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他是实至名归的大师,当之无愧。个中文学价值评论,还有待于读者细心阅读《纳博科夫评传》。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