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重拾文学艺术人民性的道德理想(黄建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8月01日10:51 来源:河北日报 黄建生

  ■人民性是文艺创作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保持文学艺术生命的重要纬度,任何时代人民性都是文学艺术与生俱来的本性。文学艺术的发展历史证明,只有坚持人民性,才可能永久流传,否则只能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无人问津。

  ■文学艺术的正途,就是要以自己的方式书写人民的理想、人民的创造,使文学成为人民的文学。完成文学艺术对人民性的守护使命,就必须遵循神圣的价值和审美尺度,重返现实中充满欢乐与苦难、希望与失望的大地。

  道正才能梦圆,德高才能功成。就河北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而言,坚持文艺创作的人民性原则,不仅对实现“文艺冀军”新崛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河北的文学艺术创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文学艺术的人民性,是指文学艺术反映和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利益,具有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人民性首先表现在创作者要站在人民的立场,饱含对人民的同情和赞颂之心去接近人民、感受人民,通过深入群众生活,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其次在作品中要感应时代的脉搏,描写人民的生活和实践、苦难和欢乐,表现人民的理想与希冀,抒发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追求。

  文学艺术的人民性作为一种文艺理论和审美尺度,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俄国。别林斯基等人针对文学艺术的“贵族性”提出,文学艺术必须表现人民的生活,描写农民的命运,无情地批判统治阶级,反映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真实而深刻地描写现实生活。这一论述从文学艺术的服务对象、对人民的态度以及文学艺术的源泉等方面突出了人民性。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美是劳动创造的,人的劳动一方面是人的生存活动的手段,同时也是“自由的生命表现”。所以人民群众是文艺的创造主体,文艺的享受主体,文艺的表现主体。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人民大众的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并将文艺作品是否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愿望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

  尽管文艺人民性的正式提出只有100多年,但自古以来,优秀的文艺家都有着深厚的人民情怀,有影响的文艺作品都表现出了鲜明的人民性,以进步的审美理想,反映一定时期人民的生活状况、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有着采民风、观得失的追求。十五国风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处境的愤恨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愿望。从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哀民生之多艰”,到白居易的“惟歌生民病”,都有反映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传统。直到“五四”时期,一大批充满浓郁人文情怀的作家,明确提出要倡导平民文学,反对贵族文学。

  千百年来,河北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充溢着丰沛人民性的诗词歌赋和文学名著,出现了关汉卿、王实甫、曹雪芹等一大批文学巨匠。近现代以来,河北的文学艺术创作,扎根于燕赵这片热土,书写、歌颂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的伟大力量。《红旗谱》《荷花淀》等经典作品将普通劳动者作为光彩夺目的英雄来描绘,热情歌颂河北人民英勇、朴素和自觉的精神,是“人民性”主题的延伸和发展。新时期以来,河北的文学艺术创作者秉承现实主义传统,坚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创作道路,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生,深刻思考现实问题。关仁山、周喜俊、康志刚、唐慧琴等作家在揭示社会转型期种种现象的同时,对一些热点问题投以深刻的思考,关注社会变迁中的世道人心,探讨人民的命运走向,从而体现出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可贵的是他们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三农,投向农村父老,作品围绕着农村的变化、新旧体制冲突中农民心理和价值观的嬗变来表现这个时代,演绎历史的前进和农民精神的不断提升。新时期以来,河北文学艺术创作对底层人物命运的高度关注尤其突出。作品深刻揭示底层人物在急剧社会变革中的生存状况以及精神上的迷惘、痛苦,并开掘他们身上那种宝贵、淳朴的精神世界。铁凝的“三垛”系列站在民族的高度,重新审视乡村,把平民生活和时代风云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冀中平原人们生活和风情的展示,为人类建构精神的家园。胡学文作品中的主人公多是农村和乡镇基层卑微的小人物,《飞翔的女人》中的农村妇女、《婚姻穴位》中的三轮车夫、《极地胭脂》中的农牧场兽医等,这些人物身份低微,生活艰辛,但在面对困境和不幸时仍心存善念,与命运奋力抗争,显示了底层民众生活中的光亮和色彩。阿宁的作品刻画了忍辱负重、善良卑微的小知识分子,表达他们在艰难生活中化苦为乐的生存智慧。

  人民性是文艺创作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保持文学艺术生命的重要纬度,任何时代人民性都是文学艺术与生俱来的本性。文学艺术的发展历史证明,只有坚持人民性,才可能永久流传,否则只能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无人问津。但是一个时期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价值观多元的语境里,国内的一些文艺创作淡漠了人民性的要求,忘记了文学艺术反映谁、为了谁的问题。文学艺术成了表现自我、张扬私欲的手段,而对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和愿望漠然置之。创作者逐渐远离农民、工人和广大的基层民众,走向商品化、世俗化,迷失在娱乐至上、消费至上、物质至上的纷繁风尚之中。这些创作有的是纯粹物质主义的形而下写作,追逐和膜拜物质利益,按照商业性的安排盲目迎合少数人的庸俗口味;有的是沉浸在私人空间的所谓“私人化”写作,游离于时代之外,深陷在个人意识的泥潭里不能自拔,不惜披露个人隐私,展示个人欲望,逃避历史、逃避社会;有的是迷恋于形式主义的所谓“纯文学”写作,放弃对作品内容和思想的提炼,解构文学艺术的根本功能,使创作龟缩于形式的物质外壳之中,专注于表现手法的翻新离奇,脱离人民的现实生活和审美趣味。处于整个大环境中的河北文艺创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广大群众隔膜的情况,创作者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说自话。现实的状况警醒我们,当下我们倡导文学艺术的人民性,是文学出现“危机”之后作家艺术家重拾道德理想的出发点,是文学艺术重建的重要一环。

  文学艺术的正途,就是要以自己的方式书写人民的理想、人民的创造,使文学成为人民的文学。完成文学艺术对人民性的守护使命,就必须遵循神圣的价值和审美尺度,重返现实中充满欢乐与苦难、希望与失望的大地。

  首先,我们的创作者必须树立人民性的创作理念,站在人民的立场,用艺术的形式表达人民大众的价值诉求、理想愿望。在描写对象上把基层人民群众的生活作为表现的核心,关心人民疾苦,体察群众愿望,把握群众需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展现他们在实践中凝集的美好理想、经历的喜悦和辛酸,才能使文艺创作植根于人民之中,不断创作出人民满意的优秀作品,使艺术生命永葆青春。也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当下极端个人化写作的误区,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中重建社会化写作。

  其次,创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文学艺术创作做到以人为本,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认识、审美、娱乐等方面需求。作家要切实表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社会生活图画,让人们形象地了解社会生活和人的情感、心理、命运,获取生活中的各种知识,领悟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要通过鞭挞丑恶、颂扬美好,提升人的审美趣味,通过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健康的观念给人以精神愉悦、情感满足。二要关注现实中的社会底层。创作者的心灵必须穿越喧嚣,将焦点集中于当下城市困难家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等底层群体的生存境况和精神追求,设身处地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境地和心灵世界,以艺术的方式传达底层经验、底层情感和底层的利益诉求。同时捍卫底层人物艰难生活中的尊严,为他们寻找更理想的出路。

  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学艺术的效果不是由创作和作品单方面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接受者的审美意识。文学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这种服务是基于人民大众的理解和接受。因此我们的文艺作品除了题材、主题、人物形象等要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符合人民的审美习惯,还要从形式上接近人民,避免那些将抽象、晦涩、玄妙的表达与神秘主义、不可知论组合,从而陷入背离传统规范的“叙事迷宫”。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