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几代油画家的心路历程(金小凤)

——评《中国油画史》(新版)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30日09:25 来源:中国作家网 金小凤

  《中国油画史》(新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这是美术批评家刘淳历时5年的心血之作。

  如何从历史深处捋出一条线来构架这一史学工程,角度和方法是重要的。通常更多看到的或是以史带论,或是以论融史,刘淳是把中国油画的发展历史,深深镶嵌在社会发展变革的进程中,换句话说,中国油画的荣辱兴衰,与不同时期的社会时政背景密切相关。于是我们理解了西人朗世宁,这位侍侯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宫廷画家,由于皇帝的直接干预,他只能将西方的油画“中国化”,于一种无奈中成为融合中西的第一人;上世纪初的30年,在科学救国、艺术救国大潮下的跨洋寻梦,创造了中国油画激情四溢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之后,抗战时期之写实主义成为主流,新中国成立直到改革开放后的大繁荣以及油画的商业化热潮等等。与时代共舞,这是刘淳读解中国油画历史的一条路径。

  几年前,在西子湖畔,人们发现了风烛残年的沙耆老人和他那极富个性的作品,这位饱受精神分裂疾病折磨的画家,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艺术是他生命的惟一支撑;11岁就两耳失聪,继而失语的刘自鸣,凭着难以想象的执著和毅力跨洋学画,用她一生的努力去经营着和谐、宁静、简洁和写意的艺术世界。她是用心在聆听,用画笔在述说;长期生活在国外的朱沅芷,深得法国艺术大师戈雏的赏识,甚至有人评价他是“新立体主义”的创造者,他用自己的双眼重新组合了物体的形与色,这是他独具魅力之处。还有谭华牧、廖新学、贺慕群等,这是一批“被历史遗忘的人们”,作者从尘封已久的历史中将他们一一“淘”出,并且给予应有的评价,弥补了以往研究的缺失和空白。

  还应提及的是,作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制成了两张表:《1887年至1948年间中国留学生赴西方学习油画一览表》及《1898年至1937年一些主要的中国西画专门学校(科)、师范建制一览表》,均标有迄始时间、创办人及学校所在地等。这些也许较为陌生的前辈们,刘淳都给予浮雕般的待遇——以资铭记;书后还附有1542至2000年的“中国油画大事记”以备查,这数万字的大事记,堪称一部浓缩的中国油画史。

  尽管上帝把最富美质和想象力的艺术交给女神掌管,但现实的很多情况下,女性的努力总被置于男性的阴影之下,成为一种附属,油画领域也不例外。在该书中,刘淳单列一节“女性方式”,给予女性绘画以应有的位置。于是我们认识了从20世纪初的潘玉良,到1990年代的蔡锦、喻红等一大批卓有成效的女画家们。与男性话语侧重关注社会等重大问题不同,女性方式则体现出对生命意识以及与此相关的身体、感觉、体验的倾心和迷恋,呈现出不同于男性画家的感受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作者集中论及的这些“女性特质”和“女性视角”,为本书增添了一笔明亮的色彩。

  刘淳曾以《中国前卫艺术》一书受到关注,在撰写该书的前期准备阶段,他自费走遍大江南北,广泛收集资料,采访了上百位油画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也许正因了这些缘由,笔者认为,《中国油画史》中叙述之得当、分析之透彻、最具心得的章节,当数当代之篇章,尤其是1990至2000年这10年。从“政治波普”到“玩世现实主义”,从新表现的呐喊,到“艳俗”到“卡通”。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是借鉴西方的形式与观念的10年,那么90年代,我们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是最具个性和百花齐放的10年——作者理所当然地倾注激情。

  中国油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以视觉方式来认识和表达中国的历史。该书40万字,近800幅作品图片,体现出作者对不同时期中国油画的选择和评价。可以说,这是一部以“图”说话的中国历史,也是展示一个世纪中国油画发展过程的无数级“台阶”,更是几代油画家们呕心沥血的心灵史。

  如何评价《中国油画史》,这是未来的事。刘淳毕竟一个人完成了中国油画在引进中国之后的“旅行”,也就成为一个“标杆”,为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阅读和欣赏的文本,也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肩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