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温故可知新——读王溱散文有感(耿林莽)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29日09:35 来源:人民日报 耿林莽
  《大院里的那些人》《如新旧事》:王溱著;青岛出版社出版  《大院里的那些人》《如新旧事》:王溱著;青岛出版社出版

  人们常说往事如烟。烟既有飘然若失之感,又契合已然模糊不清的状态。王溱近期出版了两本散文集:《如新旧事》和《大院里的那些人》,都是写往事,但他笔下的往事并不如烟。王溱是一位勤奋的作家,也是一位诚实的作家。说他勤奋,是由于他背负公务重任,却依然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创作,小说、散文、随笔,源源而生,迄今已有十部作品结集出版。说他诚实,是指他只写他自己所熟悉、所理解、所难忘的事,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既忠于现实,又忠于读者,新出的这两本书,便是例证。

  从时间上看,他写的主要是改革开放前的一段岁月。他住在城市,而且是普通平民居住的“大杂院”中,这就让他具备了亲身体会的机会,较之后来带着目的下去“深入生活”的浮光掠影,要真实得多、亲切得多、感人得多。我想,这是他所以能写出如此之多作品,并赢得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

  在《如新旧事》中,写的多是一些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小事。有的或可称作“点滴”,然而,“一滴水中看大海”,从这点滴中可以让人窥见历史的真相,读者所得到的会比一些抽象概况的历史教科书中语焉不详的片言只语丰富、形象得多。历史是人民写的,然而普通人的艰辛生活、情感体验,有多少能被写入“历史”?唯有从文学作品中才得以窥见一二。我之所以这样说,因为从这一角度,最能说明王溱这两本散文集的价值所在,不妨略举片段。

  从《爆米花》《够槐花》《蝉叫》《樱桃》《挖蛤蜊》《赶集》《摊煎饼》《羊肉串》《茶炉》等篇目,我们立刻能够感受到平民生活中的种种情趣,以及某些地域特有的风土人情和温馨气息。《套袖》《喇叭》《干道猴》和《揩油》《瓜菜带的日子》,则多了些“时代”特征,80后、90后的小青年,恐怕都会有陌生感,不知其所以然。“套袖”是当年的劳动者包括案头工作者的“必备物”,是为了保护衣袖的干净,特别是免遭磨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当年物资困乏的状态。将当年的“套袖”与今日流行的“领带”作一对比,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大喇叭筒子到处喧嚣狂吼的日子吵得人们心神不安,城乡皆然,而今,想听也听不到了。“揩油”不过是占小便宜的一种形象说法,曾风行一时,其实,它已然是贪腐风气萌生的一个信号了。凡此种种,在王溱的书里,都有真实的反映。

  有一篇《扒树皮》,我觉得特有意思。大杂院边有一个火柴厂,常会有些圆木柴堆放于厂房外的街上,这些木头的外面有树皮,竟成了附近大杂院中许多居民争相割取的“宝物”。“每次木柴一卸下来”,人们便一拥而上,“撬的撬,扒的扒,拉的拉,抡的抡,一会儿一根木材就变得赤身裸体”了,这不是公然哄抢的盗窃行为么?然而却在光天化日之下屡见不绝。它反映的是人们道德观念的薄弱,还是物资匮乏的窘迫呢?作者没有多加评论,摄取这样一幅社会生态的图像,其实已经足够。

  还有一篇《成分》,读起来便有些沉重感了。如同作者所写,“改革开放前,只要踏入社会,哪怕进个幼儿园,也要涉及成分问题”“成分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而且株连后代”。这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很难置信,但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即使幸免于“难”,也是熟知的。王溱的父母都是教师,其实成分不错,但是,不行,因为爷爷曾是“摘帽地主”,还得背负成分的包袱。

  留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一篇《串门》。串门是一种习俗,体现了人们关系的和谐和亲密。在农村,谁家来了客人,邻舍都赶去家门前观望,十分热闹。城市中的串门现象不及农村,但在一些大杂院中,邻居们走东家串西家的习惯还是比较普遍的,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张家长李家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互理解与帮助,平添了许多亲热。但是这种风气现在渐趋淡化,以至消失了。如同王溱所写:“大家住在同一座楼上”,彼此不相往来,“甚至还不知道彼此尊姓大名”,这样的现象并非个别。“我怀念过去的串门”,王溱说。这其实是在呼唤一种我们曾经拥有如今依然渴望的美好的、相互关怀、和谐亲切的人际关系。

  我猜想,王溱肯定是他所居住的大杂院中一位人缘极好的有心人,否则,他怎能写出《大院里的那些人》这样的书来?在这本书中,他写了20位平民百姓的生活百态。他们既不是轰轰烈烈成就了大事业的英雄人物,也不是在社会上声名显赫,或者拥有权势的达官贵人。他们是些什么人呢?《会过日子的葛兄弟》《痴巴教授》《倒霉的曲流球》《苦命的鞠山》……如同托尔斯泰在《复活》中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他写的这20个人物,其实也就是20个家庭,真的是“各有各的不幸”。当然,有的是由于自身原因,或可归之于“命运”;有的,便与时代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了。我认为可贵的是,王溱在这些小人物身上,倾注了他的关怀与同情,写出了小人物生存中的酸甜苦辣,展示了那个时代的人生百味和社会众生相。

  王溱十分注重细节的真实,不矫饰、不浮夸,不以华美的语言和离奇的情节取胜,完全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朴素无华地展示人物的面貌、性格,以至人生经历,让人物自身、事物自身去传达去感动人。王溱也极少发表议论、进行评说,但是他的真情实感,贯穿、隐藏在他的文字背后,其感染力会在读者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生,这种自在自然的风格,成为此书的一大特征。温故可知新。王溱的散文创作在慰藉自己的同时也温暖了读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