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瓷文化的呼吸(刘茵)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28日10:50 来源:文学报 刘茵

  胡平的作品一向以视野开阔而见长。他捕捉的大多是社会热点大题材,刚刚出版的《瓷上中国》仍然是他一贯的风格。这部作品讲述关于景德镇的城与梦,把千多年小小景瓷的故事,讲得风生水起,酣畅淋漓,听者心情激荡。

  书名 《瓷上中国———China 与两个china》,精确而有概括力。国人皆知,China的C大写即中国,小写的c为景德镇的古名“昌南”,又是“瓷”的意思。胡平沉潜景德镇,采访了诸多人物,占有大量的材料,发现瓷的命运与中国之命运紧密相连,脑海中迸发出这一富于诗意的美妙的书名。中国孕育着瓷,瓷承载着中国,书名以此引领史诗般的叙事,激发起读者阅读和求知的欲望,灿烂而幽深。

  胡平在书中着力发掘瓷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景瓷巧夺天工,瓷上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江河湖海、孤帆远影、风花雪月、寺庙神佛、百态人物、社会万象、风云变幻,无所不包,历史风云在瓷上演变,风云人物在瓷上浮现。瓷器上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与传统的民族精神。

  瓷有火的刚烈、水的优雅、土的敦厚。它洗尽铅华,光滑晶莹,透明如镜,纯净如玉,透出高洁的品性、优雅的气质。胡平认为,“美丽的瓷器可以视作中国人灵魂的底色”,自然而然,它就是中华民族标志性的符号。

  景瓷辉煌的历史是人创造的,胡平在书中展现了景德镇人的智慧和风采。他们在景德镇踩着瓷的碎片,呼吸着瓷的气息,瓷已融入他们的血液。他们如数家珍,拣起一个瓷片就知道是哪朝哪代的。有人放弃美国优越的条件,回到成长之地景德镇,将自己定位于景德镇的吹鼓手。三万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景漂”们云集名镇寻梦追梦。胡平发掘瓷文化的魂与根,书写世世代代景德镇人为瓷文化大放异彩所做的创造性的劳动。

  胡平信笔游弋,对陶瓷人的生动描绘,对瓷的精辟解析,思想深邃,文采风流,考据辞章相得益彰,从而观瓷以观历史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和宗教,娓娓动听,耐人寻味。

  80年代即活跃于文坛的胡平,多年来,他紧握手中的笔,出版了《世界大串连》《历史沉思录———井冈山红卫兵大串连二十周年祭》(以上与张胜友合写),《千年沉重》《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等摄人心魄的优秀作品。《禅机1957》《中国的眸子》更是带血和泪之作,声名远播。

  胡平总是由现实向历史纵深延伸,又由历史烛照现实。他的视野开阔,目光敏锐,思考沉郁。尤为可贵的是,胡平敢于在荒野中寻觅呐喊,而这一切,都源于对中华民族深沉的爱。

  胡平有良知、有担当。他的报告文学具有鲜明的风格,忧国忧民,锐不可挡。他的作品绝非浮躁的功利之作,也非媚俗应景的浅薄之作,更不像某些作家那样为了名利为了获奖而投机,甚至不惜工本千方百计跑个什么奖。遗憾的是,胡平的创作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甚至不被理解,有的作品曾被禁发。

  可是胡平不改初衷,孜孜不倦,继续耕作,今天又推出力作《瓷上中国》,人们依然感受到那颗炽热的心在猛烈地跳动。

  (《瓷上中国》 胡平/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4年1月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