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对面的女子在发问(简默)

——读舒晋瑜文学访谈录《说吧,从头说起》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28日10:02 来源:中国艺术报 简默

  阿来、陈忠实、迟子建、贾平凹、莫言、铁凝、王安忆、王蒙、张炜……单看这一连串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支中国作家的“梦之队” 。

  现在,他们统一以受访者的身份,机缘际会在同一本书中,他们的思想在碰撞砥砺,他们的创作在相映生辉,他们的个性在异彩纷呈。所有这些,都叫眼前这本书弥漫散发着迷人的气质,冲积沉潜着结实的重量。

  这本书就是舒晋瑜文学访谈录《说吧,从头说起》 。

  身为《中华读书报》记者的舒晋瑜,做记者的时间几乎和这张报纸的历史一样长。这是一张定位于“读书人的精神家园”的报纸,也是从创刊至今一直被我喜爱的读书指南之一。跨越了两个世纪,经历了日积月累,“舒晋瑜访谈”业已成为该报品牌性栏目,在文学界内外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在去年金秋的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见证了舒晋瑜和她的文学访谈。一连几天,她早早地驾车赶到各活动现场,随身携带着小巧的笔记本电脑,寻着电源接通、开机,以她一贯的“从头说起”的表情和姿态,娓娓开始了她的访谈。她坐在受访者的对面,手中娴熟地操作着电脑,边连珠炮似的发问,边飞快地敲下受访者的回答,既引导着受访者的思路,又不时地迸发出新的火花,就像一把刀在一块磨刀石上探索着激情。面对每一位受访者,她都是这样,直截了当而沉着敏锐地切入现场。她这样子叫我想到了战地女记者,也的确有受访者油然而生了这个印象。她风风火火地穿行在文学的硝烟战火中,时刻准备着冲锋陷阵,一旦与受访者面对面地坐下来,她又变得异常沉静,不知不觉地牵来一条河,偶尔她也步步为营,锋芒逼人,此时河面上激起了浪花。

  但她绝不是盲目的。面对每一次访谈,每一位受访者,她都会提前数月准备,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案头上,尽可能地寻觅受访者的全部重要作品,从他(她)的处女作开始,捋着时间的线索,一一打捞起刻入作家生命的创作足迹。接下来她会反复认真地研读手头的所有文本,从发散着作家气息和体温的文字出发,自然而然地勾连起不同的文学思潮与生态。她如此下了真功夫,做足了功课,手上有粮,心中不慌,所作访谈有备而来,满载而归,不是花拳绣腿,一招一式,皆见精神实质;也无虚火和注水,一问一答,都是硬邦邦的干货。

  她访问张炜,追溯他四十年前的作品,到《古船》 《九月寓言》 《丑行与浪漫》 《刺猬歌》 《芳心似火》等等,直到《你在高原》 ,一口气涉及了张炜所有的重要作品。面对作家本人,有着读者和访问者双重身份的她不是简单地表达自己的琐碎阅读感想,而是循序渐进地展开对话,陡然话锋一转,提出了自己对《你在高原》 “这一巨著的出版,在当下浮躁的社会是多么不合时宜”的看法,这看法得到了作家积极而友善的响应,引出了张炜“作家只有顽强地追求自己的标准这一条路,而不必挂记阅读大众是否认可。谈到文学写作、作品的价值,那还得等待时间的检验,文学从来不是个销售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 。在类似这些回答中,我们读出了一个杰出作家的自觉、自信甚至自负,这无疑是发自他心灵深处的声音。她访问王蒙,从王蒙的自传中敏锐地捕捉到“还是有一些刻薄和不原谅” ,并据此大胆发问,有着自己鲜明做人原则的王蒙毫不矫饰,也不回避,而是直面与正视,坦承“还是自己的修养不到家,有笔下冒火气的时候,还需要加强学习与修身的功夫” 。此情此景,历历如在眼前,一个率真而可爱的文学大家形象顿时鲜活起来。她在访谈中与受访者真诚相见,不是小草对大树的仰望,而是一棵树与另一棵树的平等对话,是心灵的相互倾听与交流,之间笼罩着文学强大饱满的气场,有时水到渠成地由为文延伸至做人处世,比如方方面对“相信爱情吗?您对婚姻怎么看? ”的发问,坦言自己的情感波折、婚姻状态,舒晋瑜此时适可打住,没有一丝窥探隐私和寻找“卖点”的想法,而是从作品出发,最终回归到作品上头,作家的经历和看法只是帮助我们更加真实和深刻地读懂了她的作品。舒晋瑜尊重每一位受访者,自己也赢得了尊重、信任和理解,从而收获多多,能够走进作家们的心灵世界。

  舒晋瑜关注一位作家和他(她)的作品,往往像参与一场马拉松比赛,持续数年甚至十多年,等待着作家的新作和近作,像浓墨重彩地谈到的阿来的《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 、韩少功的《日夜书》 、苏童的《黄雀记》 、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等等,都是过去的一年中作家们最新的心血结晶。她正是通过这些持久绵密的访谈追踪梳理了文坛脉络,重温还原了创作原貌,捕捉传达了作家个性。

  出版社对这本书的定位是一本散文集,我以为这是一种独到而准确的认识。我喜欢舒晋瑜在每一篇访谈开篇前的“采访手记” ,寥寥数语勾画出了受访者的个性特征和精神世界,这是散文随笔式的,起着画龙点睛和提纲挈领的作用,随后她就在轻松融洽的对话当中,与受访者共同完成了一篇篇散文,与文学有关,也与人生有关。

  马尔克斯说,“写作恐怕是这世上唯一越做越难做的行当。 ”对于坐在写作者对面的舒晋瑜来说,恐怕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和困境。幸运的是,写作者们在无数个“另起一行”中探求着文学的无限可能,开辟着自己的别样洞天,我们相信舒晋瑜也将在自己的无数个“从头说起”中上路追寻,苦苦跋涉,继续发出自己的好声音。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