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寻找“上海味道”(滕肖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28日09:20 来源:中国作家网 滕肖澜

  相比以乡村为背景的小说,城市小说似乎从一开始便有它尴尬的地方。气质上看,城市这座水泥森林如何敌得过乡村的自然清癯?就像半老徐娘再怎样妆扮,也很难胜过豆蔻少女。同样是苦痛,一个老农民失去土地,在群山环绕间放声一哭,那景象是何等的苍凉悲壮;倘若换成一个工人下岗,痛是痛的,却多少总觉得格局不大——这是先天不足。

  后天上看,城市小说往往容易流于日常化,将日常生活简单再现,缺乏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或是为了满足读者猎奇的心态,将城市生活中光怪陆离的部分不加提炼,一股脑儿地端出来。事实上,目前的城市小说以写底层与上层为多,要么是无边无际的苦难,要么便是纸醉金迷。不管往哪边倾斜,其实都是重口味。重口味能吊鲜,却也是偷懒的一种。好的小说需要慢火烘焙,滋味才能一点点从里面出来。城市小说的主角,永远都该是占城市百姓绝大多数的那一群,即金字塔中间的那一群。不很富有,却也不至穷困潦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有苦有乐,有失望甚至绝望,但也有希望。他们是最普通的那一群人,看着最没有特色,却是最有代表性的城市人群。

  我生在上海,也居住在上海。因此,我的小说便多以上海为背景。上海是近代文学的发源地,一路走来自成体系。海派小说自有其味道,沿袭至今。前辈作家、艺术家们留下的瑰宝,让后辈受用无穷。但同时,上海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如果作品静止不动,只抱着一些原有的上海元素不放,那便很难写出有意义的作品。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上海一方面是繁华到极点的东方大都市,是“大”;一方面又是“小”——作天作地的上海女孩,不够硬气的上海男人,门槛精、尖酸会算计,小家小户。这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他们以为这就是上海,这就是上海人。其实身处其中的人都知道,上海不全是这样,上海人也不全是这样。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上海人的待人处世,面上是各行各路、冷暖自知,骨子里却是与人为善的,一团和气,也是大气的。这与许多文艺作品中所表现的完全不同。

  写一篇看似很“上海”的小说,其实不难。但身为上海作家,总想写出当下真正的上海。我理想中的海派小说,是给上海人看的,这样便作不得假,蒙混不了。土生土长的老上海人也好,迁移来的新上海人也罢,让他们看后叫一声,“这才是真正的上海”。空间时间都是不错的,不远不近,不老不旧,不哗众取宠夺人眼球,也不故作势态淡而化之。正如前面所说,我想写的上海,是金字塔中间的那一群人。他们的悲喜境遇,是我所感兴趣的。我并不害怕这样写会失却原有的“上海味道”。事实上,这样做确实有风险。每个城市(主要是一线城市)的这部分人,其实都过着差不多的生活,抛却那些地标性的镜头,把他们放在一起,不说话,你根本很难分辨谁是上海人,谁是北京人,谁是广州人。那么,“上海味道”该如何凸显,这问题便摆在我们每个想书写上海的作者面前。

  其实,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上海人与别处还是不同的。上海人有自己的处世哲学和做人的讲究。那些对待事物的特定反应,只有上海人才懂的会心一笑,彼此间的默契,思考问题的惯性态势,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声招呼,上海人都有自己的套路。写出来,便是上海味道。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应是妥帖熨服许多。

  城市小说最怕写碎了,成了一本记事账。仅仅提供信息量那肯定是不行的。究其根本,还是要写“人”,写“人性”。我手写我心,我心也似你心。人世间有些东西是共通的,与地域阶层无关。写作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