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难得的坚守与努力(陈建功)

——读高文瑞《延庆城堡寻踪》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25日10:01 来源:光明日报 陈建功 (北京)
《延庆城堡寻踪》2014年6月由金城出版社出版

    文瑞我是熟悉的。上世纪80年代,他是北京市二轻局的业余作家,我则在与二轻局相距不远的北京市文联工作。同在北 京的文学圈子里打拼,又离得近,来往自然就多了些。后来我调到了中国作协,文瑞则调往报社工作,渐渐便失了联系。记得过去来往频繁时,他已有不少散文、小 说、报告文学作品发表,后来听说他又移师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每与友人谈起他,便闪现出他那淳朴、憨厚的面容。心想,这家伙久蛰不出,或是钻到故纸堆里去 了?在20个世纪上半叶,新文化运动肇始,“钻故纸堆”便带有了讥讽的意味,迨至今日,“寻章摘句老雕虫”已不再蒙羞,甚至还不能不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这年月,人们汲汲以求发财、钻营,一鸣惊人,他却沉潜起来,钻到学问里去,岂不因其淡定和坚守令人钦佩?

    几年前,一 个偶然的机会,见到了暌违日久的文瑞,承蒙其惠赠,读到了他写的历史文化散文集《京都志趣》,此后又相继读到他好几部有关北京史志的著作,知道他的“功 课”是愈做愈深了。古人说,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文瑞是有文学写作的“别才别趣”的,而这“别才别趣”之用于书写史志文章,不仅关乎 情,关乎趣,而且也关乎“书”,关乎“理”,还关乎田野调查,实地寻踪,关乎豕奔狼突的假设,小心翼翼的求证……由此便使我更生敬意——我不敢说文瑞的这 些著作以及他今后的著作都了无瑕疵,令我拳拳服膺,但其治学为文的精神态度,的确是值得赞美的。

    2013年岁末,又 接到文瑞送来的《延庆古堡寻踪》书稿和几百张照片,专写一个区域,且又是古城堡。文瑞说,自己多年从事史志工作,发现延庆有相对完整的城堡,有的仅存遗 址,数量之多,在其他区县少见。这些城堡多因军事而建,随着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而兴废。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作为文物的城堡,已经遭受过不同程度的破坏,而 里面却包含着深厚的文化。这激发了他极大的好奇。他认为,对延庆城堡文化的研究,既是对现有文物古迹,也是对延庆历史的研究,是一部延庆的发展史。挖掘这 些不同时期城堡的文化,可以唤醒人们的保护和开发意识,为本地文化的传承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多种思路。我不能不为之心动。延庆我是去过几次的,那里的古 城堡遗迹,使我流连忘返,也曾使我好奇。但于我,最终还是把这好奇,湮没于碌碌俗务之中。而文瑞却是执着的。多年孜孜以求的钻研,爬山越岭的踏访,最终成 就了这部图文并茂且学理绵密的文化专著,从某种意义上说,填补了这一地区史志的空白。

    本书的撰述,当然无可避免地引 用前人的学术成果,但难得的是,我们也看到了作者独到的考证发现。如古城始建于秦代,比汉代说提前一朝代;缙云山上原有石佛,是否与西山的铜卧佛有着内在 联系;元仁宗诞生的地点,要不要具体到一个坐标点上;烧窑峪的建村史,说明了这一带人口状况的复杂;农村焰火节与古时中和节同出一源。如此种种,恕我不可 能一一随之考证并表达我之见解,但这些发现的提出及其论证,对于我们认识北京某一地区的历史地理沿革乃至文化史、民俗史,无疑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全 书共19篇,说是短篇,分别来写,篇与篇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叙述先后有序,脉络清晰,该细微处情景毕现,该省略处要言不烦。互见法的运用,从不同角度展 现了城堡文化内涵的丰富,这种长篇短制,体现了作者对这一专题整体的掌控能力。当然这和文瑞的作家素养是息息相关的。文瑞以流畅的文笔、优美的文字,带领 我们时而游走于古籍典雅的情境中,时而忘情于山水的意境里。这是学术文字,还是散文情调,抑或是二者的融合?总之,浓郁的书卷气和优美的散文意蕴,构成了 本书独有的风格特征。

    我特别要指出的是,和文字特色同样引人注目的,是本书200多张图片的运用,它与文字相得益 彰,给读者带来亲切而愉悦的阅读感受。我惊讶地发现,文瑞还是一个摄影家。他的镜头里,既有民风民俗的纪实,也有城堡山川的意境,这些摄影作品,不仅传递 给我们历史遗存的现场,而且还传递了摄影家的心悸和歌唱。以图文的形式记述历史,是史志的传统,加之以现代手段的进步,文学情感与表达的注入,本书的成功 是足可期待的。  (作者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