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里尔克的“蝶蛹之变”——读《里尔克:一个诗人》(黄夏)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24日09:59 来源:北京日报 黄夏
    《里尔克:一个诗人》      (美)拉尔夫·弗里德曼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里尔克:一个诗人》 (美)拉尔夫·弗里德曼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为尊者讳向来是作史作传者有意无意尊奉的圭臬,中外概莫能外。春秋笔法自不必说,碰到后学或者粉丝为其导师、偶像立言,恐怕还要特地涂脂抹粉表彰一番。因而,美国学者拉尔夫·弗里德曼的这本《里尔克:一个诗人》,就显得别有意味。的确,作为“骨灰级”粉丝,弗里德曼对里尔克(1875~1926)这位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不吝真诚的溢美之词,但奠定整本书基调因而也是最让人难忘的,则是临近传记结尾、也就是里尔克走向艺术和人生终点时,作者所发的感慨:

  “若不能完成(一生的志业),里尔克的人生也将完全不同。多少次,他彷徨踟蹰,在天堂和尘世之间,在空缺和充实之间。对于那些曾爱过他的人,他的彷徨踟蹰是那样的残忍,可最后,那一切证明并非虚耗,他心灵与生活的流转反复最终在诗歌中结出最绚烂多彩的奇葩,那不仅是他个人藉以傲然屹立的高台,也是整个世纪的一座丰碑。”

  我都能感到弗里德曼写这段话时哆哆嗦嗦的庆幸劲儿——还好,里尔克完成了他的诗歌,要不,他就是一个铁定让今天(勿论百年前)的人们所不齿的奇葩。后人已经很难理解唐璜年代的浪漫主义了,他们会干脆利索地贴上一个人渣的标签,而这正是里尔克终其一生拒绝人们从人生或者心理学角度对他进行解读的原因(虽然他又汲汲希望他的大名弘扬四海)。不过,弗里德曼的这本《里尔克》虽称不上为传主贴金,倒也无意搞臭他的名声,他只是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里尔克。让我十分钦佩的是,他在写里尔克的人生,尤其是“那些曾爱过他”、又被他残忍背叛的女人时,充分调动起当事者海量的日记、书信和回忆录,从中拣选出对他的诗歌产生影响的材料,说明这些女人并非唐璜单纯渔猎的造像,而是引领诗人走向创作巅峰的女神,以至入诗、入画、入精神,而没有沦为一部八卦大集锦。

  我们从里尔克对女性的态度上,可以预见这是一个对爱情、对家庭不忠的男人,相较诗歌,前者只能算是可有可无的小三。但里尔克并非自始就是巨匠,他缺乏像荷尔德林、托马斯·曼等德语大家的学养,他少时的诗歌也多无病呻吟的练笔,那么,是什么让他达到“蝶蛹之变”的境界呢?与女性的关系、尘世的苦炼、特别是一战期间对生死的考量,固然充实了其诗歌思想的层次和深度(书中作了大量分析和阐释),但同样还有承载思想的容器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弗里德曼作了很好的解答。我们只消从书中的细节俯身,就可以看到眼前赫然耸起一幅泛欧洲艺术地图,里尔克就如早年游走四方求艺的工场学徒,努力吸收着其中的养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和绘画使他将视觉语言转化为诗歌语言,俄国和北欧之行启发他对融合空间、图像、神话思想的思考,北非和西班牙艺术让他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想象之间游刃有余,而在巴黎与雕塑大师罗丹亦师亦友的过从,更是让他体悟到凝聚动与静、生与死、艺术激情与感官需求、固定有形的自我与倏忽易逝的生活的辩证魅力……

  可以讲,欧洲就是一个流动的大学堂,里尔克从三流诗人到一代宗师的“蝶蛹之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开放性。而考虑当时欧洲泛起并进而影响里尔克的现代派思潮(他后来又反哺了这种思潮),其本身就与古典艺术一脉相承(我们从雕塑家罗丹身上,就可以看到波德莱尔等人的影子),有这样的传统,才有现代艺术鼓动不绝的脉息。里尔克至死未能脱贫,他卖了一辈子诗歌只够他一个人糊口,因而,他能够活下来而且还活得很滋润,又与欧洲对艺术的尊崇、保护和赞助的大背景息息相关。

  《里尔克》结尾挽歌的气氛浓得不得了,就是因为一战的爆发结束了欧洲地图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至今没有恢复),以及里尔克赖以为生的贵族体系,无论是艺术上的,还是政治意义上的。就此而言,弗里德曼最后流露的哀伤,不仅是对里尔克,也是对战前那个生机勃勃、海纳百川的欧洲的致敬。当然,还有他无法释怀的纠结心情:这个欧洲成就了里尔克,又把自己推入了万劫不复的地狱。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