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四十年前谜团逐一解开(禾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23日09:50 来源:扬子晚报 禾 刀

《比恐惧更强烈的情感》  [法]马克·李维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相较于《偷影子的人》出人意料的创 意,本书构织的故事似乎自始至终隐含着电影剧本的基因:飞机、雪山、冰川、佳人、记者、特工、政客……如果我们仔细拼接这些元素,似乎看到好莱坞大片火爆

  的影子。四十多年前,苏茜的外祖母莉莉安被指控犯下“叛国罪”,之后悄然失踪。2013年,苏茜在勃朗峰找到了探寻真相的重要线索,却在那里失去了此生最

  爱的人。《纽约时报》记者安德鲁·斯迪曼被苏茜的勇敢和智慧打动,早已对生活丧失信念的他决定帮助苏茜查找真相,也借此重建自己的人生。仅从故事来看,这

  是一部倾向于悬疑的作品。故事情节始终围绕四十多年前的那个谜团逐一剥开。最终结论居然是人类为了争夺北极圈冰川下的石油,居然早就采取了致力于加速冰川 融化的“裂解”行动。

  从书名看,马克更想通过设置好莱坞大片式的艰难,逐渐提炼苏茜与安德鲁的情感,这较一般爱情小说并无新意。倒 是作者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刻画的集体性沉默令人印象深刻。当苏茜的外祖母知道商人们为开采北极冰盖下的石油,不惜“裂解”冰川的消息时,出于本能的正义,决

  定将这个信息报告。然而,她不知道每天在媒体面前努力营造竞争的两党,实际早就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默契,根本无视这一做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于是 苏茜的外祖母像《皇帝的新装》中那个天真的孩子准备挑明这一内幕,然而她非但没得到嘉赏,反倒成为各方打击的对象。尽管舆论从中“嗅”到了不太对头的迹 象,但出于各自利益也出于对管制的恐惧,无心打捞内情,除了当时的评论员莫顿冒着巨大风险在文尾隐晦地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但又无碍大局的话。

  当 年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集体性沉默现象,直接导致胸怀正义的莉莉安消失在正常生活视野。苏茜与安德鲁最终揭开了真相,但还是失去了讨伐真相的有力证据,这种结

  果或又暗喻,虽然时过境迁,当年导致集体性沉默的力量,至今仍旧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在苏茜和安德鲁努力逼近真相的艰险求索中,这种影响力甚至导致两名特 工和一名小孩丢掉了性命。

  可以断定,马克笔下的集体性沉默现象绝非出自人性本能,也非简单地从众现象,而是对于强权的恐惧。除了苏 茜的祖母,也有一些人富有正义感,包括特工和媒体人员,但这样珍稀的正义感,显然难以燃起照明黑暗的光芒,反倒可能被隐藏在黑暗里的权力扑灭。所以,他们 的求生路径不是所谓的寻求正义,而是通过努力抛弃过去或掩盖过去的足迹才能苟且偷生。

  从集体性沉默的视角看去,本书不像是一部纯粹 的爱情小说,而像是借此控诉现实社会中无所不在的集体性沉默现象。出于艺术角度需要,马克并没有直白地输出答案,但读者却不能不反思这一现象:对那些曾经 或者现在继续导致集体性沉默现象的那些力量,我们是否该将他们逐一装进权力的笼子呢?毕竟只有可以约束权力的笼子,才能保证权力不致滥用。不过,如此一 来,也就不会有苏茜与安德鲁的这段经受冰天雪地和生死考验的“强烈的情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