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紧扣文化改革发展的脉搏(张苏)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23日09:12 来源:中国作家网 张 苏

  目前如何正确认识近30多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历程,找准下一步改革的深层矛盾和核心问题,科学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的内在规律,仍然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艰巨任务。韩永进教授《文化体制改革研究——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5年历史叙事与理论反思》一书,紧紧围绕这一论题进行了深入探索。该书能够紧紧抓住找准文化体制的穴位,紧扣文化改革的脉搏,为人们提供了宝贵借鉴。

  该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分期”系统地对我国文化体制的演变和改革进行了详细梳理。第二部分“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横向地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重点介绍。该部分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企业改革、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管理体制五个方面进行概括和总结,显示出文化体制改革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推进、不断扩大版图的趋势。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理论”在总结文化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成果,将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该书最有特点、最具理论价值的是第四部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深入思考”。在这一部分,韩永进提出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三重性问题。

  韩永进认为文化艺术存在着三种属性,即意识形态性、文化性、经济性。由这三种属性相互作用,又形成了两种基本矛盾、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先进文化的矛盾,文化艺术发展与市场机制的矛盾。文化改革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正确处理好这“两个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文化艺术产品和服务都具有三重属性,区别只是每种属性占多少的问题。有些类别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有可能出现某种属性的零状态,如电子游戏机在一般情况下意识形态属性可能是零状态,有些课本剧、儿童剧等在一般情况下经济性为零状态,但并不说明它们没有三重性。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常常忽略、淡化甚至否定文化产品的经济性,过分强调其意识形态属性。这也是造成文化体制僵化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对文化的经济性的承认。在这个基础上,韩永进概括出文化产品的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是对文化价值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韩永进结合文化工作的实际提出,由于文化类别不同,三重性的比重是不同的。广播电视业中,新闻的意识形态性是最强的,集中体现在其导向性上;音乐类节目、娱乐类节目意识形态性弱一些,文化性强一些,观赏性强一些,因此收视收听率高一些;广告业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性都弱一些,但经济性强,经济效益好。在电影业中,纪录片的意识形态性强一些,文化性强一些,而故事片的文化性强一些,经济性强一些;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三重性有若干种常见的组合状态。一是三性统一,即某个文化产品意识形态性、文化性、经济性都很好,实现了我们所讲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达到了既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例如近年来舞台艺术领域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获奖作品、电视剧飞天奖和金鹰奖的获奖作品、中国电影华表奖的获奖作品,等等。二是意识形态性强,文化性也相对强,那么经济性必然强,如电视中的《新闻联播》,没有比这个类型和品种的文化性和意识形态性再强的,但意识形态性强加上其文化性(表现为新闻性)强,时效强,信息量大,权威性高,使《新闻联播》成为中央电视台最大的名牌节目。因此收视率最高,广告收益也最好,每年的黄金时段招标都是围绕《新闻联播》节目的广告时段价格最高。三是意识形态性强的前提下,文化性相对弱,例如我们有些图解政策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些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会有市场,不会有高的收视率、高的票房、高的码洋,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四是意识形态性较弱或者近乎于零状态,而文化性强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情况未必好,经济效益未必好。例如交响乐、歌剧等高雅艺术,文化性很强(表现为艺术性很高、非常有品位),但曲高和寡,市场并不好,票房并不高,经济性很弱,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国家包括西方发达国家遇到的一个共性的矛盾。高雅与通俗之争就是其集中表现。五是意识形态性一般,文化性弱,经济性强的状态。最典型的是电子游戏、网络游戏及贺岁片。这一类文化品种的娱乐性很强,文化内涵相对弱,但其经济效益很好。

  韩永进认为,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尽量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产品三重性的统一。实现三重性统一才可保证文化能够实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目标。实现了三重性统一才能保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实现了三重性统一才能保证实现文化宏观管理。这当然只是一种视角,尚有系统研究的空间,但揆诸30多年来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基本是符合实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艺术产品三重属性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反映。为什么在我们的文化管理中经常会出现为什么要这样管的问题,而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西方国家的文化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因此它不存在意识形态性问题。不是说它没有意识形态性,而是说其政治性早有一套成熟的制度、观念、道德、传统等作保障。在西方是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建设的是资本主义的文化,而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而这些在西方文化管理中是不需要的。文化性质不同,对待色情等文化的态度、政策也不同,西方国家文化管理中没有“扫黄”问题,因为它们那里色情存在是被制度允许的,而我们文化管理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是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斗争,这是由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所决定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