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太阳的平凡史诗(吴光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21日09:11 来源:中国作家网 吴光辉

  一片六十多年前的灰暗云块从洪泽湖上飘来,遮掩住荒凉寥落的涟水城上空,阳光立马变得暗淡无光,天气也变得阴冷起来。城外那片一望无际的酱黄色的田野,便寂寞地等待着那场影响深远的国共对决在这里隆重开幕。这便是吴强在《红日》的开篇对苏北乡村景色所谓“自然主义”的描写了,他开门见山地刻意将太阳描写得平凡而普通,甚至还带有明显的无奈和忧伤。

  我觉得这里所有的场景全都被吴强写进了平凡,又全都是为了将那个高高在上的太阳写成平凡。吴强在《红日》的开篇给我们展现着这样的一种平凡景致:开始枯黄的树林,惊惶地噪叫着飞来飞去的鸟鹊,大群大群地从这个村庄、这个树林,忽然飞到那个村庄、那个树林里去,然后又飞往更远的村庄、更远的树林里去的苏北特有楝雀,废黄河堤岸的大道边那棵生长了240年的高大的巨伞般的老白果树,深秋初冬时节已经收割完的高粱、玉米、黄豆,像是一条条长辫子拖延在田里的山芋藤子,农场上寂寞地蹲伏着的一堆堆高粱秆、豆秸……吴强就是这样不厌其烦地渲染着日常生活的平凡。

  这与现在的影视作品《红日》以粟裕将军和张灵甫的大战作为主线完全不同,吴强在对国民党军队整编74师攻占涟水、我军在孟良崮反攻的战争叙说中,偏偏没有正面描写这两位常胜将军,而是用大量的笔墨去描绘在这场国共两军大决战中的普通战士和普通群众。

  吴强让历史的镜头聚焦在杨军的身上,尽管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在这场战斗中,中弹倒在了涟水城里的一座矮墙边。吴强让他平平凡凡地瘫软下来,普普通通地昏倒在了矮墙底下。这时,烫热的枪压在他的身上。他的脸色已经苍白,呼吸也显得微弱起来,他缓缓地呻吟着,嘴里非常干涩,口唇不住地掀动,在强烈的阳光下面,他闭上眼睛躺在地上。大约过了不到一分钟,一股硝烟窜入到他的鼻腔里,英雄的战士就这样无奈地倒下去了。

  整个《红日》着力于对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中普通战士普通群众的描写,而一直到打败了74师也没有正面去写这场战役的真正指挥官粟裕,是刻意的回避,表现出吴强对这场战争的思考,突出了他将历史还原成平凡、将太阳描写成平凡的一种历史观。

  当然,《红日》肯定不想否定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他在小说里更想突出表现的是普通战士和普通群众,这是吴强对历史的一种客观理解,这与当今拍摄的电视剧《红日》完全不同,而解放初期拍摄的黑白电影《红日》就更接近于原著,表现出抒情、平凡、乡土的艺术特色。恐怕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不会忘记那首主题歌:“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谁不说俺家乡好,一阵阵歌声随风传。弯弯的河水流不尽,高高的松柏万年青,解放军是咱亲骨肉,鱼水难分一家人……”这首歌用极其抒情的旋律,唱出了沂蒙山区的美丽风光,唱出了军民的鱼水情深,也唱出了普通群众的民心所向。

  我本以为全书肯定会不惜重墨去描写太阳,并刻意去表达红日的寓意。然而,全书一共十多处写到太阳,但只是一笔带过,只是写了一个太阳的寓言,一个将太阳还原为平凡群众的历史观。这与将历史归结于英雄的个人崇拜完全背道而驰。“红日”在书中被解读为平凡,而“红太阳”在“文革”中却被延伸为神话。这也为吴强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屡被冲击埋下了命运的伏笔。在吴强的小说里,“红日”并非是个人崇拜式的政治图解,而仅仅是一种抒情性的普普通通的景色描写。

  小说写我军撤退时,片片白云在高空里默默行走,银色的太阳隐约在白云的背后,光秃的树梢在飒飒的寒风里摆动身姿,鸟鹊几乎绝迹了;写吐丝口战斗时的惨白阳光,斜照着石圩墙上,圩墙的石缝里,不断地挤出一条一条水柱,眼泪一样地往下流滴。整个小说共有十多处涉及太阳的描写,而这些描写仅仅作为一种景色衬托,甚至大部分全都带有一种阴暗与悲伤。

  如果说“红日”在吴强的笔下也是政治抒情的话,那么他肯定抒发的是对平凡战士和普通群众的深情赞美。因此,没有将粟裕描写成英雄,更没有将他美化成神灵,而是将这位被誉为常胜将军的粟裕还原为平凡人,这便是吴强在《红日》里故意将粟裕进行“淡化处理”的原因。

  吴强(1910-1990)这位江苏涟水人,对张灵甫攻占自己的家乡,肯定有着切肤之痛;这位1933年在上海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后投笔从戎,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又参加过莱芜、淮海等著名战役的军旅作家,对于这段历史的描写肯定有着他自己的独特感受。正是由于吴强对群众历史观的不懈坚持,正是由于他对个人崇拜的英雄历史观的大胆否定,也就导致了吴强后来多次遭到批判,被戴上“自然主义”等许多政治帽子,《红日》因此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有人批判他“通过大量非战争生活场景的描写,削弱了这场战争的伟大”;有人批判他“写好人身上有毛病,坏人身上有亮点”,美化敌军,丑化我军;还有人批判他“肆意攻击伟大神圣的红太阳”。其实,这些批判他的“罪行”,正是吴强表现现代战争中的平凡个性和普通场景的主要艺术成就所在。吴强失去了光耀的职务和身份,被下放到奉贤农场担水浇菜,去印刷厂糊信封,到外轮码头当装卸工,然后又被隔离审查、投入监狱长达10年之久,一直到1978年才平反昭雪,得以安心地离开人世。

  我觉得正是这种所谓的“自然主义”,才使得吴强的《红日》能够名留青史。这种将历史还原成平凡的群众历史观,其根本意义就在于它标志了我们民族性格一种成熟,也正是这场战争给我们的民族在精神上带来的一个历史性进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