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走近儿童内心世界(袁本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17日14:1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袁本阳

  1963年,莫里斯·桑达克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真正的图画书”——《野兽国》(贵州人民出版社)。在此之前,桑达克已经在职业插画家的道路上行走了16个年头,为多位童书作家的40多本书画过插画,也发表过几本自写自画的图画书,并因此赢得不少赞誉和声名。但这部在1955年甚至更早就开始构思和准备的新作,不仅在出版的次年,为桑达克一举揽得包括凯迪克大奖在内的诸多奖项,而且从此确立了他在图画书艺术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近几年,桑达克的《野兽国》《在那遥远的地方》《亲爱的小莉》《致我的兄弟》等书,已被大量翻译引进国内,但是对桑达克作品的深入解读和全面研究,似乎才刚刚开始。其中或许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桑达克作品本身的多义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接受上的多种可能性。而充分地认识这种多义性和可能性,还需要一个过程。

  关于《野兽国》,英国作家艾登·钱伯斯有一句著名的评论:“因为这本书,图画书成年了。”成年人(作家、编辑、教师、图书馆员、家长等)决定着儿童能读到什么样的书,但是儿童的成长,决不能受制于成年人。恰恰因为如此,桑达克的《野兽国》才以一种叛逆的姿态出现,并从此改变了人们对图画书的刻板印象。《野兽国》就此成为“承认孩子们也有强烈情绪的图画书”(美国童书编辑厄苏拉·诺德斯特姆),它打破了不能表现儿童的激烈情感的禁忌。可以说,通过《野兽国》,桑达克展示了图画书在题材和观念领域的一种全新的可能性。在这里,儿童生活本身的价值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写给儿童的图画书,以对抗成年人的方式,走向了自己的“成年”。

  不仅如此,《野兽国》还呈现了图画书在表现形式上的全新可能性。美国学者蒂姆·莫里斯评论说,在桑达克的作品里,“我看到了一种愿望——作者想要和那些还不能明确回应作品、当然可能是因为还不能用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幼儿建立直接的联系”。《野兽国》曾经让很多成年人感到担忧,但受到孩子们极少例外的热爱,或许其中的秘密正在于此。这些独特的表现手法与技巧,让桑达克的作品得以接近儿童读者的内心世界。

  《野兽国》的出现及其呈现的多义性,还引发了成人世界对儿童心理的关注和对儿童文化的思考。在《野兽国》及后来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致我的兄弟》等多部作品中,桑达克借助于绘画的线条、色彩和造型的表现力,以及大量仿拟经典美术作品而形成互文等方式,赋予他的图画极其丰富的隐喻和暗示。桑达克作品的这一特征,为读者和研究者挖掘其作品背后隐含的意义既制造了困难,也增添了乐趣。虽然《野兽国》的情节非常简单,但故事中关于儿童成长中的反叛与归顺,家庭教育中的惩戒与规训,也曾引发激烈的争议。比如,有人认为野兽国中的野兽代表着儿童的恐惧,也有人认为那是成人权威的象征。由一本儿童图画书,引发关于社会文化多个层面的思考和讨论,再次证明了图画书艺术所具备的无限可能的巨大空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