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一衣带水,文学近邻(蔡清辉)

——中韩文学交流的动因、现状与成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16日10:06 来源:中国艺术报 蔡清辉

  文学,关乎心灵,是一个民族思想、灵魂、性格、文化的凝结和反映。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发展非常迅速,以作家为主导的两国文学交流,也得到迅猛发展。两国关系,不仅是国与国的关系,更是人与人的关系。文学这一语言艺术,对于深入解读两国文化、架起两国人民心灵沟通之桥,显得弥足珍贵和富有成效。

  应韩国总统朴槿惠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7月3日至4日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融、经济往来密切。此次高层互动高瞻远瞩,对提升双边合作、推动经济人文合作及维护朝鲜半岛稳定大局有着非凡的意义。近日,第八届中韩作家会议在韩国庆尚北道青松郡客主文学馆举行。该会议以“危机的时代、危机的社会、危机的文学”为主题,深入探讨文学面临的挑战和危机。考虑到韩国日前发生“世越号”沉船事故,两国作家还就相关社会问题进行积极讨论和广泛交流。韩方金周荣、黄东奎、都钟焕以及中方舒婷、阿来等与会,会上双方朗读对方国家作家的作品并展开讨论。

  【中韩文学交流动因】

  当前,中韩文学交流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和发展势头,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中国文字就传入韩国,韩国最先出现的民间歌谣也是用汉字写成的。据《古今注》记载,中国汉乐府的《箜篌引》为朝鲜津卒霍里子高的妻子丽玉所作, 《黄鸟歌》为高句丽国王琉璃王在公元前17年所作。《箜篌引》 《黄鸟歌》均为四言诗,沿用中国《诗经》的诗体。中韩两国同属儒家文化圈,拥有共同的文学渊源。如今,在韩国仍有很多人懂汉字,深谙中国书法艺术,热爱中国文化。韩国著名文艺评论家洪廷善教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文学一脉相承,两国用文学进行交流,探寻人的本性和人生的意义,特别能找到心灵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契合。韩国也曾多次与欧美国家和日本举办文学论坛,但与中国相比,感觉不同,效果也差远了。共同的历史记忆、相近的文化传统,是沟通两国人民的心灵纽带,也为中韩友好合作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去年,朴槿惠总统访华,用汉语演讲,所展示的中国古典人文功底,让中国人民为之感动,也拉近了两国人民之间心的距离。

  然而,中韩两国的纯文学或严肃文学的衰弱,也是不争的事实。洪廷善认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韩国实行民主开放,一些作家的社会责任和人格尊严没有得到很好的坚守,个人欲望的任意放纵取代了宏大叙事,这很容易导致文学的衰败。中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南帆也指出,“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评估周期性成为舆论的焦点。很长一段时间,贬抑之声占据了上风。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似乎也没有挽回多少颓势” 。两国严肃文学中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两国文学能否度过危机,需要静下心来认真研讨。

  另外,中韩两国历史上都曾有过被侵略、被奴役的耻辱和苦难,至今仍在承受国家分裂的煎熬,也造就了两国文学共同的历史使命。洪廷善认为,对韩国人民来说,南北分裂比中国的台湾问题严重得多。所以,长期以来,压在韩国作家心头上更多的是集体、社会、民族和国家这些宏大使命,他们希望通过作品批判现实社会制度,抒发对祖国、民族命运的忧思,唤醒民众的觉醒,这也许便是长期以来鲁迅作品在韩国有着巨大影响力的真正原因。近半个多世纪的“冷战”隔绝,中韩两国走上不同的发展之路,双方之间有一份交流的渴望和新鲜感。目前,两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文化产品迫切需要文学来丰富内涵、支撑脊梁和提升灵魂,这些都为中韩文学交流提供了直接的动力。

  【中韩文学交流成果】

  据韩国诗人郭孝桓介绍,还在10多年前,即便在韩国作家圈里,所了解的中国文学作品也只有鲁迅的《狂人日记》和司马迁的《史记》等为数不多的几部。可现在,除了莫言的作品外,林语堂、舒婷、苏童、余华、刘震云等作家的作品也在韩国广泛出版,中国作家作品超过500种。阅读这些作品,韩国民众不仅能体会到中国作家内心潜藏的巨大的文学力量,还能了解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巨大变化。

  同样,还在前几年,中国作家对韩国作品的了解也十分有限。1993年3月, 《译林》第3期发表了李春楠翻译的短篇小说《狂乱时代》 (吴独伊著) 。此后, 《世界文学》 《外国文艺》 《外国文学》等文学杂志陆续发表了《浦口渔村》 《针》 《蓝色生死恋》等大量韩国文学作品。近年来,译介到中国的韩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数量急剧上升。韩国学者金惠俊说,韩国绝大部分中国文学的翻译是在近30年完成的,目前在韩国已有近千种作品的译本。文学已成为中韩文化的使者,推动两国深入交流与合作。

  韩国著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院原院长金柱演说,生活在一个国际化的时代,任何一个想要发展自己文化的国家,都不能只局限在本国文化的樊篱之内。通过一次次的文学交流,两国作家不仅可以了解彼此关注的焦点及相关文学发展动向,还能在一次次差异化的沟通和反省中共同提高和相互融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