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呼唤少儿科普创作界的“牛顿”(禾刀)

——读《小牛顿科学全知道》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10日10:16 来源:北京日报 禾刀

  先说点题外话。收到这套书后,一时没来得及阅读,倒是给正在上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抢了先。原以为孩子只是一时兴起,最多也不过囫囵吞枣,没想到几天后,他谈起书中的许多内容居然头头是道,当然顺带兜了一包为人父者恶补也未必解答得了的科学问题。无从知晓一套书籍到底可以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多大兴趣,但从孩子那兴奋的眼神可以看出,一套符合他这个年龄阅读口味的科普书籍是多么难得。

  许多小孩对动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本套书籍也是从孩子们最喜爱的动物之一——企鹅开始的,不过一开篇便甩给读者一个有趣的问题:企鹅到底是“有羽毛的鱼”,还是“在海里飞行的鸟”。本套书籍的内容大都体现了这么几个特色,即要么与时下社会焦点十分贴近,比如“转基因食品”的来龙去脉,我们常说的“宽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要么特别知名,比如秦陵兵马俑;要么把那些原本高深难解的艺术学问,巧妙地“翻译”成一个个有趣的话题,比如对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以故事方式进行解构……总之,这套书既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焦点话题,也包罗了艺术、天文等方面的知识,还涉及了动物保育、太空计划等方面的科普内容。

  本书之所以能够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除了图文并茂这一传统做法外,最突出的亮点当在于,本书所有文章是原出版单位邀请上百位科学家、教育家、摄影师、插画家、编辑共同创作而成。虽然本书定位的读者群体是儿童,但是创作者们还是充分发挥了“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原则,大多数文章能给读者以“深刻认知,启发思考”之感。事实上,倘若我们细嚼其中的许多文章也不难发现,这套书不只是对儿童有吸引力和启迪意义,就是对笔者这样已为人父者来讲,同样可以激发出不小的阅读兴趣。

  提起儿童科普读物,许多人言必谈上世纪60年代由儿童出版社推出的《十万个为什么》丛书。当年这套丛书之所以成为一代人的美好记忆,就是因为这套丛书抓住了当时的一些科学焦点问题,当然那个年代富有趣味性科普读物的稀缺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虽然这套丛书至今经历六版,但不能不说的是,今天该书同样难掩被湮没在书籍海洋中的尴尬,也别谈将孩子们从电视、网络等媒体中争夺过来。除此之外,我们也很难看到适合儿童阅读的像样科普读物。

  谈到儿童科普读物,总觉得时下出版界面临着这样的三大误区。首先是作品被想当然地“低智化”。一些作品在策划定位时,总是担心儿童无法接受书中的科学知识,所以选题浅白、内容直白、写作苍白,缺乏抓住人心的亮点。儿童的知识层面确实不宽,但今天的儿童的社会信息接触面远非历史任何时期所能及,他们的视角虽谈不上有多高,但也绝非一些人想当然的那么低。其次想当然地认为儿童读物只给儿童看。从出版的读者分类角度看,这一观点似乎没错,但在现实中又存在问题,因为对那些还没养成阅读习惯的儿童而言,其阅读习惯的形成,往往受父母影响极大。而一本书倘不能努力征服父母,那么在父母代理遴选阶段就可能被淘汰出局,最终能否有效传递到儿童读者这个“终端”自然很成问题。第三就是想当然地去专业化。现实中许多科普读物的编写工作不是交给专业人士去完成,而是由儿童作家或编辑操刀。科普自然要面临许多专业知识,过于专业过于拗口的说教当然不可能吸引儿童的兴趣,但过于直白的口水文章,同样不可能引起儿童读者的共鸣。本套书的优势恰恰在于,首先让各行各业的“专家”进行粗加工,只有他们知道专业内的哪些知识最重要最有趣。有此雄厚铺垫,才可能在再加工再创作中锦上添花。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儿童尤其如此。许多孩子对科学本来有着较为深厚的兴趣,但这些兴趣为什么没能转化成对科普书籍的阅读爱好,这本身很值得我们出版者和创作者的深思。本书当然谈不上完美,但本书倡导的“专业人做专业事”的科普写作方式,无疑是提升书籍品质的重要保证。一句话,时下少儿科普读物出版最紧缺的也许是创作界的“牛顿”。

  《小牛顿科学全知道》  台湾牛顿出版公司编著  九州出版社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