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直面梁庄的哀痛与乡愁(王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03日09:58 来源:海南日报 王 全
梁鸿 著 花城出版社梁鸿 著 花城出版社

  “我终将离梁庄而去。”当我读完《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花城出版社),合上书本,作者梁鸿这句话却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不难体会,这是作者对故乡梁庄日渐凋蔽荒凉命运怀有的刻骨铭心的哀痛和无奈。

  乡村精神的失落和衰败

  这是一部让人既感动又为之震撼的社会学著作,其震撼力首先来自于真实。作者以田野调查方式,通过人物口述、乡村观察,说出了农民的真实感受,对梁庄的生存样态进行一种整体描述。作者肯定这些年来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村道畅通,不少农民建起了小楼,屋里彩电冰箱一应俱全,但“繁荣”背后隐藏着衰落:“新房子越来越多,一把把锁无一例外地生着锈”,晃动在田间、屋檐下的是一些老人和留守儿童,整个村庄被房前屋后的荒草废墟所统治。在书中我们不止一次地读到作者对儿时梁庄的美好记忆,河水清澈,树林茂密,可如今整个河道散发着恶臭,更可怕的是由于过度采沙,河床形成暗流,吞噬许多孩子的生命。作者还通过农民命运的”个人史”,显示当代乡村的现实危机。年轻媳妇春梅的自杀,表明“打工”生活方式对正常家庭伦理的破坏伤害;9岁小黑妮被邻居老头猥亵等极端案件,凸出了当前农村道德观的破碎和“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问题;而小柱子打工中毒惨死的遭遇,则似乎昭示着打工者最终的命运,城市对他们不是“奶与蜜流淌之地”。

  不仅于此,中国乡村社会存在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乡村精神的失落和衰败。首先是道德观念的变化,老人照顾留守孙儿成为日后儿子媳妇们赡养老人的筹码,孝道已沦为一种理直气壮的“交易”;乡村教育不再是被乡亲所热衷的事业,梁庄小学撤并后,校舍变成了猪舍,校门口的标语变成了“梁庄猪场,教书育人”;农村治理结构松散,农民对政治没有热情,老支书说:“梁庄村委会进行选举,给钱也喊不来人”;政府推广的 “文化茶馆”变成了“麻将馆”,赌博、迷信活动日渐盛行。书中还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乡间有个民间藏书家,老先生一年前过世,家中藏书被儿子全部当废品卖了,还将父亲的书房改造成三间店面,做起了五金生意。这种精神文化的衰退与颓废,才让人痛感村庄的真正腐朽与行将消散。

  梁庄:中国人化不开的乡愁

  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梁庄》姐妹篇极其真实地呈现了当前中国乡村的现状,引起人们的深思。近几十年来,在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中,数以万计的村庄消失了,乡土中国与现代性冲突的强度、烈度前所未有。正如贾樟柯《三峡好人》中小人物的那声叹息:“两千多年的城市,一直在这儿好好的,没想到说淹就淹了……”每个农民,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被这汹涌澎湃的潮流所裹挟,由此造成了留守老人和儿童、农民工、乡村教育和村庄原有形态及伦理道德等等方面的问题。如果说现代化确实给中国农村带来许多进步和便利的话,它也同时带来了更大的“暴力”,有的故乡与家园甚至被“连根拔起”。乡村和乡村的人们,他们的感受和声音在一片“发展”的口号中被湮没,个体生命的挣扎被忽略了。梁庄农民也因此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被遗弃,要么出走,经历苦难。

  对发生在梁庄的这些故事和问题,作者没有答案,也没有提供解决办法,她只是从情感和精神的角度,直面当代农民的痛与悲、困惑与迷惘、挣扎与无奈。从社会发展进程看,农村向城市转变是一种必然趋势,但不是一种人为的结果;是顺势而为,不是强扭瓜或是揠苗助长。令人欣慰的是,国家决策层对乡村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以及“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等新的发展要求,强调人的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中国乡村社会发展面临一个新的契机。这些通俗而深情的话,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柔情,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发展的软肋,而对于中国千万个梁庄以及梁庄农民来说,这不啻是一个福音,更是一种期盼。

  对于梁庄,作者这样说:“梁庄是我的家乡,也是你的家乡;是我的乡愁,也是你的乡愁,是每个中国人化不开的心结”。据说,非洲土著人有一个习惯,在丛林旅行中连续走三天要休息一天。问及原因,他们回答说:“躯体如果走得太快,灵魂就会跟不上,所以要停下来等等你的灵魂!”对于当下急剧变化、浮躁不安的年代来说,在乡村社会变迁的路上,也许我们是走得太快了,失去了那些原本不该失去的。多保留一些我们村庄的原始美丽风貌吧,留住它们,我们就记住了乡愁,记住了乡愁也就记住了回家的路。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