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从哪里开始,都是生活(龚自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01日10:31 来源:文学报 龚自强

  与前作《逃离》相比,《亲爱的生活》可以说更加自然,在小说的意义上也更加纯粹了。也许饱经沧桑之后,门罗这次只想认真地对青少年时代一个交代,给自己一个交代。从某种意义上,每一个老人都是一个“妥协主义者”,与现实妥协,尤其是与自己妥协。在我看来,正是这种“妥协”使得门罗可以做到更加专注于那些小说本来的诉求,小说技巧性的追求就此退居二线。

  门罗关注小人物,也关注“大人物”,门罗的人物一般在小城镇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但门罗却能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人物之间开拓出广大叙事空间,她的小说由此反而能从浅至深,从细到宽,保持某种锐利,同时保持对于生活的那种穿透能力。这种似乎独属于门罗的独门绝技在《亲爱的生活》中有更为出彩地发挥。门罗的人物总是不经意间会有跨越空间的旅行,因而火车或其他交通工具成为门罗小说中很常见的一个要素。通过短暂的旅行,有限的空间得以扩展,不同时空的对比感得到加强。这种对比不仅在物理意义上进行,更主要的是在心理层面上进行。这种空间的旅行也只是体现门罗小说伸缩性的一个并非唯一的表征。空间的伸缩性,情感的可塑性,几乎是不可遏制地导向生活的宽广的承受性:在门罗这里,生活可以经受任何冲击,而岿然不动;生活可以从任何一处开始,而不改质地。

  《火车》很好地体现了这点。主人公杰克逊从二战的战场回到家乡,本来要与等待自己多年的爱人艾琳约见火车站,却突发奇想在中途跳下火车,就此与避居此荒凉之地的贝尔生活了几十年; 在医院照看生命垂危的贝尔的时候,因为一次迷路,杰克逊鬼使神差地决定在一处叫“美丽邓迪”的大楼工作,就此离开贝尔;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多年前的爱人艾琳到大楼探问其女儿的情况,杰克逊决定再一次逃离这栋大楼,去往一个新的去处。杰克逊对艾琳不可谓不深情,对贝尔也不可谓不情深,但他总是不能控制自己在一些时候突然就想去向一个新的地方。值得庆幸的是,他每次都能做到,他的人生就是这么荒唐,但却又实实在在,掷地有声。

  这也许就是门罗小说的一个生长点:一点点的幻想,一点点的不同,却辉映出一份伤痕累累或自足自为的人生。门罗只是让人物有一点点的偏移,让故事有一点点的偏移,就是这一点点的偏移导致了生活的某种转变,但从大的方面看,这点转变又复归于生活的广阔海洋,成为其中的微澜。

  (《亲爱的生活》[加]艾丽丝·门罗/著,姚媛/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年5月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