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24小时书店”能否长期坚持得市场说了算(王红军)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27日14:44 来源:大众日报 王红军

  一个雨后的晚上,记者走进北京三联韬奋书店,第一次体验“24小时”读书的氛围。诚然,三联书店推出的“24小时书店”,满足了许多人“夜读消费”需求。但是,我不禁也有疑问和担心:“24小时书店”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能否长期坚持下去?

  我在书店一层和地下一层看到,靠墙位置都摆放了桌椅,店方还很贴心地在桌上放了盏小台灯。桌椅数量不能满足需求,有的人就坐在书店提供的垫子上,还有的干脆坐在楼梯上。晚上有时间,交通不堵车,闻得见书香,成为许多人慕名夜探“24小时书店”的重要原因。

  说起来,最早运用“24小时”营业并获得成功的是台湾诚品书店。之后,他们开始进军香港和内地。但在进驻香港时,大部分读者还是会在凌晨过后坐末班地铁回家,因“水土不服”,香港诚品书店在一个月之后就取消了通宵营业。2003年,上海某书店也尝试过24小时营业,但开业一年半之后,因难以承受巨大的亏损而最终被迫关门。

  从阅读习惯来说,一般人晚上读书的时间在晚8点至10点,最多读到午夜12点多,第二天还要上班工作,真正能在书店通宵读书的很少,而夜晚读书的效率也不见得会比白天好,末班车之后还会有多少读者留在店里?这也就成为主要问题。

  从书店经营来说,我们实体书店的现状都不乐观,如果书店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而投入更大的成本,收入又没有明显的增加,这就是不可持续的。目前,三联书店做好了市场培育的准备,但这个培育期需要多长时间,在一番热闹之后是否会“门前冷落鞍马稀”?

  从前期运营来看,三联书店平均每晚9时到次日早上9时的销售额有两三万元,销售额甚至比以往白天还高。同时,书店白天的销售也得到拉动,比此前提升了50%。但是到现在,书店深夜的销售额开始出现下滑,每晚销售额仅有一万多元,这也让外界对“24小时书店”前景充满了担忧:一段时间过后,人的好奇心满足了,书店还能持续红火吗?

  不可否认,“24小时书店”在引导全民阅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李克强总理希望把24小时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灯光引领手不释卷蔚然成风。然而,三联书店以及北京、西安等地正在兴起的“24小时书店”能否长期坚持下去,还得市场说了算,还得用效益来说话,确保书店不因亏损后关闭,而不能一味的强调公益。

  由于自己喜欢读书,吴清友开设了诚品书店,但一直到把餐旅设备等产品概念引入诚品,诚品书店才开始真正扭亏为盈,走出了一条“有百货公司的书店”的模式。这也成为当下多个城市尝试“24小时书店”的底气,以多元化经营的方式,发展咖啡馆、餐厅、创意礼品店等糅杂在一起的文化空间型书店,让书店获得更多的合理利润。

  这是不是实体书店的出路?在接手诚品书店后,吴清友的女儿吴旻洁的经营思路发生了变化,将诚品书店旗下42家最赚钱的大型商场分拆出来,以诚品文化品牌打造产业发展。从“有百货公司的书店”到“有书店的百货公司”,一个语序的变化,经营主体改变了。

  诚品的变化,在读书人看来有待商榷,但对于实体书店来说,这却是长久发展之计。这对于北京、西安等地蓬勃发展的“24小时书店”来说,也有借鉴意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