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史生荣:用真情书写人生(王百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24日15:26 来源:甘肃日报 王百玲

  近些年,史生荣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创作势头,二十年来笔耕不辍,至今已发表近400万字的作品。纵观他的创作,主要的作品还是小说,但值得一提的是,他竟然写了一部题为《培养女儿上北大》的教育专著并且获得了好评,在作家出版社出版后还被台湾人类智库出版社重新出版,可见其写作视野的开阔,写作题材的广泛。但在众多的作品中,成就最大的,还应该是他描写高校生活的长篇小说。大概是由于作者有长期在大学的生活基础,他的长篇小说《所谓教授》一出版,就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知识界也有一定的争论,有人认为作品真实地描写了高校的现状,也有人认为丑化了知识分子。争论声还未完全平息,他又一连写了《所谓大学》和《大学潜规则》两部长篇,后者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亦有一定的反响。有评论家说他的作品是写实主义,用真情真实记录了当下高校的现实生活。虽然文学理论所说的写实主义并不完全是真实记录的意思,但也说明他的作品在真实度方面和现实有着高度的契合,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才在读者中引起了一定的认同和共鸣。

  小说离不开故事,有评论说史生荣的小说故事性强,而且故事情节合理,结构严密。其实小说虽然离不开故事,但故事应该只是承载人物思想情感和命运的载体,小说着重要表达的,应该是情感和思想。史生荣的写作,也特别注意情感的倾注。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大学题材还是其他题材的作品,都渗透着浓浓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往往也很耐人寻味,让你不由自主会联想到许多人和事,甚至会对号入座。其实,他创作的基本情节都是虚构的,即使要用他自己熟悉的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作者也要加工处理,去掉原来的痕迹,甚至完全颠倒,把正面的写成反面的,把好事写成坏事,只取其思想或者影子,只让读者体会到一种真实的氛围。注重表达情感和思想,这也许就是史生荣自己的一种“写实主义”创作方法。

  在史生荣的小说作品中,有着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在现实的泥淖里跌打滚爬,在人生的各种欲望里辗转煎熬,作者没有简单地贬斥任何人,也没有着意歌颂什么事,无论是乡土题材中的农民,还是大学校园里的教授和大学生,作者都写出了他们真实的人性,而且把人性写得是那样的真实和复杂。那里有红尘中的无奈,追逐中的迷惘,有光鲜外表下的辛酸,温柔笑面下的冷酷,也有卑微中的坚持,困境中的努力。他的小说好像是专门写给大众的,在他的小说里,老年人品到了超脱,中年人读出了睿智,青年人看到了拼搏。他讲的故事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但又是那么连贯、紧密、有趣,百折千回,酣畅淋漓,令人不得不一口气读下去。

  为了写作,史生荣保持着很规律的生活,甚至可以说单调刻板。他除了去上课,每天白天都在写作和阅读,晚上通过看电视来休息大脑,获得外界信息,清晨和晚饭后,则步行锻炼。他持之以恒,耐得住寂寞,努力坚持着他写作的初衷。

  对于已到知天命的史生荣来说,率真和激情依然是他的本色。平时的史生荣好像不怎么说话,可是一旦打开了话匣子,就很难停下来。我们会常常惊叹于他的敏锐、深刻、超常的记忆力与感悟力。无论是新闻时事,还是历史掌故,或者是科技领域的资料数据,他都能说出一二。而在面对一些专业性话题时,他总能够有一些新的独到的思考,有时也不乏真知灼见。这正是一个作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拥有广博的知识和纯粹的思考,才可能有宏大而有深度的作品。

  散文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本真,史生荣的散文不多,但每篇都和他本人一样,质朴无华,细腻真实,带有西北地域文化所特有的沧桑感与历史厚重感。

  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高的善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甘处卑下的地位,这就是“道”的境界。在史生荣执著进取的创作生涯里,也渗透着道家的智慧、谦卑与赤子之心,他的境界也由此而逐渐丰厚起来,他的作品也会有更高的境界和水准。

  史生荣,男,祖籍甘肃武威,生长于内蒙古临河,现在甘肃农业大学任教。已发表长篇小说《所谓教授》《县领导》《大学潜规则》等5部;中篇小说《空缺》《副县长》等60余部;短篇小说20余篇,共计400多万字。作品多次获多种奖励或被转载。曾获“首届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理事。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