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当代文学研究的史料意识(谢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23日10:29 来源:北京晚报 谢泳

  《说吧,从头说起——舒晋瑜文学访谈录》以对话形式探寻当代知名作家精神世界。作者收录了对莫言、阿来、陈忠实、迟子建、方方、格非、韩少功、何建明、贾平凹、李佩甫、苏童、铁凝、王安忆、王蒙、严歌苓、张炜等16位当代著名作家的访谈录,访谈跨度长达十多年。

  我近年读当代文学作品不多,但我非常关注这些作家的行踪和言论。晋瑜是名记者,与作家多有交往,她的这本访问记,我感觉是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本重要史料,以后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不可不备。

  贵远贱近,向声背实,都是人性弱点,正常情况下,很难避免,我们需要反省的只是在人生中要保持一点自觉意识,尽可能克服这些弱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一向不注重史料积累,原因就是当下发生的事不值钱,习以为常,所以最容易整理史料的时候,我们不加珍惜,当时间过去,史料变得稀缺时,我们才省悟过来,常常为时已晚。

  我们总是重复这样的错误。1979年去今不过三十多年时间,当时中国大学刚刚恢复,一度有高涨的文学热情,其时多数大学里有活跃的文学社团,也编过许多期刊,比如北大的《未名湖》,武大的《珞珈山》、《这一代》等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因为新一代作家的文学观念多受此影响,新一代作家也多由这里来。可当我们要把这一时期所有的学生期刊汇集起来,作一个整体判断时,史料的缺乏立刻显现,今天国内没有一家大学图书馆可以说自己完整系统保持有五十种以上此类期刊,我多年寻访,所得也极为有限,所以这方面的学术研究也就不容易展开,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访谈记录,在所有文学史研究中,都可以视为第一手材料,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晋瑜这个工作,看似是记者职业表现,其实时间一长即成为重要文学史料。梁启超当年讲中国历史研究法时有一个看法,向为学界公认。即史料有同时代史料和异时代史料,一般来说,同时代史料价值高于异时代史料,因为同时代即当下,所见所写,如无特殊考虑,一般真实可靠。晋瑜的作家访问记,我以为在此方面达到很高水平,除了前面我所说她有选择的眼力外,更有她在专业方面的判断,她是先有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整体观念,然后才选择了自己的采访对象。她这本采访记,现在看是一般读物,越往后越重要,当到了一定周期后,这本书就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一本重要的史料集了。赵家璧当年写《编辑忆旧》,不过是一般的作家印象记,今天哪一个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不需要细读此书?阿英的《中国新文坛秘录》,当时也只是为写文学史准备的一册当下文坛活动记录,今天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也是案头必备;还有李健吾先生的两本当时作品评论《咀华集》,常风先生的《弃余集》、《窥天集》,当时不过一般作品评论,而今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评论经典。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重要,因为他们有文学史的眼光,因为他们有文学的整体判断,所以时间一长,他们评论的价值就体现出来。

  我敢说晋瑜这本作家访问记具备了类似前辈作品命运中包含的诸多意义,也是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重要,同时晋瑜访问的这些作家更重要。我对晋瑜这本书稍感不满的是整个访谈中,涉及作家私生活的部分太少,或者说基本没有。当代这些重要作家,以后是要进入文学史的,而进入文学史的作家,不能光有公共生活,必须要有私人生活,这一点,当代作家可能还没有自觉意识,所以一般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人连作家正常婚姻情况都不很了解,更不要说私人生活或者婚外私情了,此点与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有很大区别,比如鲁迅、郁达夫、徐志摩、张爱玲等,他们健在的时候,作为当代知名作家,他们个人的生活也多为外人所知,这也是后来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者能深入理解他们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中国当代作家和他们作品间的关系,还没有到这一步。按西方观点,名作家即是公共人物,社会对他们的生活了解的愈全面愈完整,对以后理解他们作品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愈有帮助。我期待以后的作家访问记,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