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用文学馆展示上海城市气质(徐颖)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19日16:24 来源:新闻晨报 徐颖

  专家呼吁建立巴金文学博物馆

 武康路上的巴金故居吸引了大量文学爱好者  武康路上的巴金故居吸引了大量文学爱好者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作家孙甘露继赵丽宏之后,再次提出建立巴金文学博物馆。该提案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为推动巴金文学馆的筹备工作,昨日,一批专家学者围绕该馆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进行研讨和畅想。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指出:“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作为一流的经济中心,上海建立文学博物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上海唯独缺少一座文学馆  上海近年来建设了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包括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电影博物馆、上海儿童艺术剧场等,这些文化设施门类中,有艺术、影视、戏曲,也有历史文化遗存项目,但唯独缺少文学馆。

  陈思和表示,最能反映中国人精神面貌的形式之一就是文学作品,而从上世纪二、三十代开始,上海就占了整个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当时全国很多优秀作家都聚集于此,因此在上海建立一个内容丰富的文学博物馆,把这样的历史保存下来,对发展整个中国当代文学都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巴金文学馆的定位,陈思和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许多重要的事件都发生在上海,许多重要的作家都长期居住在上海,所以选址也好,整个设计规划也好,不能停留在一个小范围,要把它作为上海的城市文学博物馆来打造。”

  华师大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善说,现在上海有像上海国际电影节这样的重大活动,博物馆也是数一数二的,唯独缺文学的部分,这是一种遗憾。在他看来,“建立巴金文学馆,实际上要给国内和国际上对文化、文学感兴趣的人,来上海后有一个指南,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展示巴金,而是整个上海文学的历史。”

  “无论是从展示上海文学辉煌历史的迫切需要,还是提升巴金故居功能的客观需要,上海都需要建设这样一座文学馆。”孙甘露说。  文学馆承载城市文学记忆  赵丽宏是最早提议建立巴金文学博物馆的作家之一,他表示:“对巴金这样一位重要的、受中国读者热爱的作家来说,建立以他为主题的文学博物馆,是顺理成章的事。这个文学博物馆可以代表上海城市的文脉,不仅展示上海的文学意识,也展示中国近现代的文学意识。现在有一个很好的基础就是巴金故居,我认为这是全世界最好的故居之一,它完整地保留了一个作家的生活状态,每个文献都保持原貌。”

  对巴金文学馆的选址,赵丽宏认为一定要找一个优雅的地方。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陆建松也表示,选址一定不能在偏僻的地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李存光称,上海有这么多场馆,建立一个文学博物馆很有必要。对文学馆的功能,他认为,要突出这个馆的收藏、展示和公众活动功能,展示上海的文化传统和软实力,展示上海在物质层面之外的精神层面,“提高上海市民以及所有到上海来的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素质”。

  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也热切期盼建立巴金文学馆。据介绍,武康路上的巴金故居开放两年多来,观者如云,由于资料多、场地小,故居3楼的非开放区域做成了仓库。“上海是一座被文学垫高的城市,一座不断被文学书写的城市,上海需要一座文学馆来承载这座城市的文学记忆。”周立民说,如果有这样的一座文学馆,镇馆之宝必定是巴金藏品,这不仅因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更在于,再难有一位作家能拥有如此连续的丰厚收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