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亲历者的心语(陈典松)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11日09:37 来源:中国作家网 陈典松

  戴荣里的长篇报告文学《最完美的抵达——中国高铁之梦》是作者发于内心的真情诉说,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能做到这样,实属不易。作为读者的我深受触动,读罢生出诸多感慨。

  首先,作者采取的是哲学思维下的跨文体式叙事方式。作品是对“中国高铁”领域最近一段历史的再现,显然属于非虚构类写作,如何通过文学的方式展开这宏大的画卷,仅有文学的情怀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作者有一种能够把脉时代的历史视角和纵观世界的哲学思维,如此才能驾驭好这个重大题材。戴荣里的写作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奔去的。

  从作品整体的结构来看,作者采用了教科书式的章节编排模式。全书共有6章,分别是:第一章:梦想与技术的结合体;第二章:中国人的高铁梦;第三章:中国高铁技术创新;第四章:高铁改变中国;第五章:中国高铁对世界的巨大影响;第六章:最完美的抵达。这其实是6个内在逻辑相统一的标题,第一章是从工业文明产生时期人类追求速度的梦想说起,展开了铁路技术进入中国的历史画卷,然后,作者抽丝剥茧般地将读者引入到中国高铁发展的时光隧道。

  具体到每一章的结构安排上,作者采用了一种新闻通迅的叙事方式。以第二章为例,“一个中国领导人乘坐日本新干线的遐想”、“民众夹杂焦灼与期盼的尤物”、“铁路建设者的连环梦想”、“高速铁路诞生后对中国铁路技术的影响和早期高铁技术的储备”等内容有机结合,颇具新闻追踪报道的意味。

  某种程度上说,作家的艺术创造力可以体现在其艺术构思上。要将“中国高铁”这样一个技术领域里的故事向读者讲述清楚,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感性的文学的形式演绎理性的、科学技术领域里的历史画卷,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底气。戴荣里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不仅有较好的文学功底,更重要的是,他曾经有在铁路领域长期工作的经历,亲历了高铁在中国兴起的历史进程,在高铁素材的收集与整理方面,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正是这种独特的经历,使作者在谋篇布局与细节设计等方面,兼顾了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理性与感性、艺术与技术、知识与情节的融合,充分运用了哲学味的文学语言整合全书的脉络。

  人物表现是文学作品必须面对的问题,人物形象是作品精神内涵的载体。作为一种非虚构的纪实文学作品,戴荣里的《最完美的抵达——中国高铁之梦》同样也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体现作者要表达的精神价值的。在书中,作者对中国高铁作了这样的评价:“高铁建设者的动人事迹有时让我唏嘘,有时让我流泪,有时让我振奋,有时让我心酸。这是一个埋头苦干的群体,这是一个互相砥砺的群体,这是一个多干少说的群体,这是一个以民族振兴为己任拼搏奉献、苦苦追求的群体,这是一个靠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的群体,这是一个继续奔跑在创新前言的群体。”通过对这个群体故事的描述,作者不仅表达了对他们的尊敬、致意,更通过这些人物,构建了整个作品的精神价值。

  此外,书中那些珍贵的历史和现场照片更增添了作品文字的张力,让人爱不释手。可以说,《最完美的抵达——中国高铁之梦》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它既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也可以当长篇新闻通讯作品来阅读,还可以当作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纪录文献留存于世,更可以当做一部科普作品来品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