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精神游子 漂泊歌吟——田禾的诗集《乡野》(熊元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10日10:01 来源:人民日报 熊元义

  在当代诗坛,田禾一直被称为乡土诗人。从诗集《喊故乡》《野葵花》《在回家的路上》和近期出版的诗集《乡野》(江苏文艺出版社)中可以看出,田禾的诗主要是写乡土的。即使那些聚焦城市农民打工生活的诗,也是写乡土生活的延续。不过,田禾诗中既有对乡土的眷念,也有对乡土的超越。《回家》《老地方》《宋江》等诗,都有不属于乡土诗的东西,可以说是精神游子漂泊的歌吟。而这恰恰是田禾的诗令人痛彻心扉而又难以忘怀的。

  出身乡村的田禾虽然很早离开了乡村,但却没有忘却这片魂牵梦绕的土地,精神的根仍然牢牢扎在其上。因而,诗人对乡土的情感是矛盾的,既热爱又怨恨,既渴望离家又盼望回家,既挣脱乡土又害怕漂泊,既摆脱苦难又感恩苦难。这似乎是底层出身的知识分子不可避免的历史宿命。如果不超越社会底层,他们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悲苦、脆弱、潦倒”的命运;而超越后如果不背叛底层出身,就难免陷入出走与回归的矛盾和痛苦中。

  在田禾的诗中,“老地方”即故乡是美好的。老地方“是母亲的一声叮咛/是奶奶的一声呼唤/是流水中晃过的亲人的笑脸”;“老地方啊,她是我/记忆中甜甜的麦芽糖/是留在我额头上最初的/热吻。是风中走动/而又起伏的庄稼”。但是,这老地方却存在贫穷、愚昧和衰败。因而,诗人选择了离开。“我只把命运扛在肩上/不声不响地跑在路上/乡村被我一块一块地/甩在身后”。但是,离开乡村的诗人却无法摆脱精神上的空落,还是感到那片生养的土地最踏实。身心分离的诗人挣扎在回家的路上。

  回家,回家!这个家已是不易回了。诗人的家早已破碎,千千万万底层民众的家也正在支离破碎。诗人在没有母爱的环境里长大,成年后身处的社会环境也存在畸形发展。诗人渴望的回家,不是衣锦返乡,而是对当代社会片面发展的超越,是对人全面而自由的精神家园的寻找。当代很多农民都在精神上漂泊着,在城市是暂住,回到乡村仍是暂住。在《今夜的月亮》这首诗中,儿子盼望在外做工的父亲早些回家,祈求今夜的月亮云不遮挡、风不吹落,而父亲仅仅为了节省五角钱,不得不走三个小时的夜路。这是贫穷时代的生存痛苦,似乎也并没有因为当代农民富裕起来而终结。在当代,又有多少孩子在月光下等待父母打工归来?田禾敏锐地感受到了时代之痛。

  我与田禾是同乡。每当我细细品咂田禾的一些诗作,就仿佛回到了少儿时代的家乡。那泥香,那稻香,那总是撅着屁股的父亲形象,缠绕着我,融化着我。而如今,那泥香、稻香和油菜花香早已变味。漂泊的游子精神的根在哪里呢?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