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契合伟大时代的中国精神(郑万里 张雷)

——读纪实文学《朋友》有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09日09:38 来源:光明日报 郑万里 张雷

  作家李春雷的纪实文学《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载于2014年4月2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后,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作品以现实主义笔调,深情地讲述了习近平与作家贾大山之间一段高山流水式的朋友情谊。这段故事浸透着古风佳话,揭示了一个朴素而发人深省的道理:领导干部交友不只是个人的事,更关乎党风、民风,以及国运兴衰。领导干部交友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整个社会。

  突出了“厚德载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概括:“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交往构成社会关系。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介质。

  这种介质的内涵,正如古人所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朋友之间的情感也应该用自强不息的精神来相互勉励、促进,以厚德载物的使命感来建立共同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朋友,是人的生命履历中最宝贵的情感财富,是人类社会相伴而行的群体细胞。

  “习贾之交”自始至终彰显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情怀,他们把友情建立在相互砥砺、共同追求的基础上,把共同的事业和共同的追求作为朋友交往的内在动力,充分显示出了志存高远的人生境界。

  《朋友》中,作者写道:“近平悄悄地坐下来,静心地听,耐心地等。”这充分表现了习近平的沉稳持重和优雅修养。

  文中还披露,2009年7月号出版的期刊《散文百家》,整理发表了习近平2005年回正定考察时的录音:“我记得刚见到贾大山同志,大山同志扭头一转就说:‘来了个嘴上没毛的管我们!’”尽管这话是贾大山压低声说的,但依然可见他的快人快语。

  这些段落读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尤其是这些故事发生在领导干部习近平和普通作家贾大山之间,其情感的震撼力就更加强烈。

  这样的率性和随意,是两人友好交往的首要前提。他们在事业上,找到了共同的语言、兴趣、追求和友谊,堪称“君子之交”。这样的交往不因时空的变化而改变,反而历久弥新。习近平因工作调动去了福建,仍然挂念着远在河北正定的贾大山。当贾大山卧病不起时,习近平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两次看望他,并守在病床前久久不忍离去。

  习近平和贾大山的朋友之交,为我们交友树立了楷模。他们的友情没有当下人际关系中那种庸俗气,有的是精神上、心灵上的彼此相通;他们的友情没有当下人际关系中那种虚假气,有的是坦诚的沟通、信任和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真诚,书写了朋友的真实故事,演绎了崇德尚义的传世佳话。

  “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只有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实现根本好转,达到常态化,全社会风清气正,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必要的社会环境,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习贾之交”的情感力量,与现实生活中那些异化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明显对比。所以说,《朋友》是社会情感的净化剂,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

  彰显了以核心价值观为内涵的“中国精神”

  中国士人历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怀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优良传统。30多年前,习近平、贾大山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和普通的文化人,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执着的学习精神、炽烈的工作热情和真挚的朋友情谊,激发出一种自强不息、进取求变的精神动力。

  《朋友》写道:“近平看书多且杂,更侧重于政治、哲学和经济,而大山尤专注于文学、史学和佛学;对于现实,近平是一个积极者,即使身处逆境,前途迷茫,他也始终乐观,胸怀梦想。当时,知识青年‘返城热’余波未了,城市青年‘出国热’高潮渐起,别人都在想方设法地回城或出国,他却主动申请回到农村去,从基层干起。而大山则是一个逍遥派,淡泊名利,无心仕途。他上学时未入团,上班后未入党。省作家协会多次调他去省城工作,他坚决不去,专门为他举办了一次作品研讨会,他居然没有出席。”

  可见,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建立在心灵相通之上的,越是超越世俗的交往,情感越纯洁,友谊越深厚。习近平在《忆大山》一文中写道:“大山有着洞察社会人生的深邃目光和独特视角……对人们反映强烈的一些社会问题,他往往有自己精辟独到、合情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而在贾大山眼中,年轻的习近平知识渊博,而且对历史有着独到的见解。

  这是一股舒展着的清新风气,必将影响到社会。朋友关系既属于社会关系范畴,必然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必然深刻影响着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实际上是一个宏观层面的有效评价指标。它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走向。社会风气始终需要高尚的精神去引领,使它成为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习贾之交”不仅仅是一位领导干部和一位知识分子的朋友交往,而且通过这个故事诠释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要有点儿精神的。在当下中国,这种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合称中国精神。

  习近平指出,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2013年5月4日,他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时代,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精神。李春雷在谈到创作体会时说:“在采访中,我深深地被一种精神所感动,他们那种勤于读书、善于学习,勤政廉政、干事创业,端正友谊、完善人格的精神,确实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后来我恍然大悟,这不就是中国精神吗?在创作中,我试图把这种精神内化在作品中,让它激励更多的人。”

  在当下,弘扬这种精神应是责任和理想,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文学工作者,更要有无愧于伟大时代的远大理想和责任担当。

  树立了领导干部交友的光辉典范

  《朋友》发表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媒体纷纷转载。这是因为作品抓住了“习贾之交”的精微,表现了真情、善感、美行,写出了精气神。

  朋友,既有私交更有公务。在当今社会,“君子之交”似乎成了稀缺之物,有不少还是“酒肉之交”“利益之交”,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把“交友”作为敛财或升迁的途径,严重地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平和正义原则。

  “习贾之交”与这种风气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在一起时主要谈工作、谈人生、谈志趣。习近平在回忆贾大山时说:“在任期间,大山为正定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古文物的研究、保护、维修、发掘、抢救,竭尽了自己的全力。常山影剧院、新华书店、电影院等文化设施的兴建和修复,隆兴寺大悲阁、天宁寺凌霄塔、开元寺钟楼、临济寺澄灵塔、广惠寺华塔、县文庙大成殿的修复,无不浸透着他辛劳奔走的汗水。”这既是对朋友的深情缅怀,也是对他们共同志趣的热情回忆,更是对当下端正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一种鞭策。

  “习贾之交”表明,领导干部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之后考察广东时强调:“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

  这些观点,在《朋友》中亦有明显体现。文中有一段描写贾大山的段落尤其感人:“春节期间,是别人最欢乐、最放松的时候,却正是他最紧张、最揪心的时刻。九处国保单位,全是砖木结构建筑,最易着火。每逢此时,他昼夜巡视,废寝忘食。别人劝他,他说:‘祖宗的遗产,国家的宝物,我负责守护。出一点点问题,我就对不起正定,对不起县委,对不起习书记啊!’……”

  习近平在《忆大山》一文中介绍了贾大山为人为官的作风:“虽说他的淡泊名利是出了名的,可当起领导来却不含糊。上任伊始,他就下基层、访群众、查问题、定制度,几个月下来,便把原来比较混乱的文化系统整治得井井有条。”

  领导干部应该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情怀,应该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境界,应该有光明磊落、心系天下的胸襟,争取成为“三严三实”的人民公仆,真正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展现了纪实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普通的应景文字,可以图个一时之快,但难以长久,更无法传世。而真正的文学精品,是写给当代的,写给世界的,更是写给历史的。纪实文学作为传统的史传文学样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学的脊梁。从《战国策》《左传》到《史记》,现代文学史上的《包身工》《1936年春在太原》《白门秋柳》《冀中一日》和《西行漫记》,到当代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哥德巴赫猜想》《扬眉剑出鞘》《根本利益》《寻找巴金的黛莉》和《木棉花开》等,无不展示出纪实文学的独特魅力——真实感人的艺术震撼力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朋友》的创作也是如此。在严格坚守真实性的同时,作者特别注意调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在整体行文叙事中,作家借鉴了古典小说、古典散文的笔法,变换视角,延伸思绪,杂以闲笔,多用短句;在结构布局上,作家追求自然、浑圆的感觉,看似随意,实则有心。

  比如细节处理。那一对唐三彩骆驼和马,三处出现,都有特殊用意。第一处,是在习近平办公室,“成群的书们,或躺在桌面上,或站在窗台上。屋内最醒目的物品,是窗台上的两尊仿制唐三彩:一峰骆驼和一匹骏马,那是北京朋友赠送的纪念品”。在这里,说明习近平有着很多真情朋友。这是朋友赠送的,将来又赠送给朋友贾大山,真情传递,温暖人心。第二处是送别时,大山抱着习近平的两件特殊赠品回家。在这里,作家并没有写赠送的过程,因为那样写免不了要虚构对话等,会降低其真实性。这样处理,删繁就简,更含蓄、更真实、更感人。第三处,是文章结尾,作家坐在两人当年经常会面的小屋里,大山走了,但唐三彩依然挺立在时光流影里,崭新如故,虽然默默无言,却寄寓着友谊永恒,真情永远。

  在语言运用上,《朋友》简洁而精妙,蕴藉而饱满,自然成态,芳香浓郁,充分展现了现代白话文的神韵和魅力。

  在作品的思想性上,作家也有着更多的“用心”。作为一个具有强烈责任心的现实主义作家,李春雷试图给社会大众,特别是官场提供一些思考。比如,不管是从勤于读书、善于学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角度看,还是从严于修身、完善人格,勤政廉政、干事创业的角度看,“习贾之交”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如果从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角度看,就更有借鉴意义了。

  所以说,《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作为一篇思想性、艺术性结合完美的纪实文学作品,充分展现了纪实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

  “习贾之交”是一段值得称颂的真情故事,是古代经典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延续和提升,它会像高山流水、管鲍之交、三顾茅庐等历史上的著名成语故事一样,为中华文明史留下一段佳话。网络上已经有人注册名词“习贾之交”,相信会有一个更恰当、更准确的成语,把这个故事表达出来,留传下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