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重新的人生,重复的宿命(叶雷)

——读凯特·阿特金森著《生命不息》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05日10:44 来源:北京日报 叶雷
    ■ 《生命不息》(英)凯特·阿特金森著      ■ 何静芝译      ■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 《生命不息》(英)凯特·阿特金森著 ■ 何静芝译 ■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英国小说作家凯特·阿特金森,2013年凭借《生命不息》(《Life After Life》)的超级畅销,收获满满。《Life After Life》连续8个月盘踞英美各大畅销书榜第一,被英国《卫报》评为“2013年最佳小说”,被《纽约时报》评为“2013年度十大好书”之一。也因为这本小说,她获得了“2013年度英国女性作家小说奖”,获得“2014年英国科斯塔奖的小说奖”,狮门影业之下的“庙山娱乐公司”还将其拍成同名电影。

  故事开始于1910年的英格兰村庄,延续到两次世界大战直至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女主人公厄苏拉·托德,一出生就被脐带缠住脖子窒息而死,不过,在她的另一个版本的人生里,她活了下来。就这样,情节在厄苏拉不断死去又不断复生中推进。“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它的中译书名也就成了一个难题。在中文媒体的报道中,《重生》、《重复人生》、《身后人生》、《生生世世》等都用过,最近,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的中文版,译为《生命不息》。

  在文学领域,印象主义与象征主义之间虽有相通之处,都是形式主义的文学流派,但是,印象主义反对使用象征手法表达思想,而倾向于感觉的描述。阿特金森的《生命不息》,却将印象主义与象征主义巧妙地结合。一方面,注重感觉的描述,每一次重生后的故事,或者只是细微改动,或者干脆彻底颠覆;另一方面,每一次灾难的来临,阿特金森都会用一个类似于“黑暗降临”的词组,每一次新的开始,都会用大雪带来的纯白世界向读者暗示。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者在创作时候,可能就有两重抱负:其一,阿特金森可能想通过将主人公厄苏拉送到各不相同而又真实可信的地方,在时空的来回转换中,用每一次人生历程的细节,带领读者去重温那个时代社会的点滴记忆;其二,阿特金森可能同时想通过主人公厄苏拉一次次地出生、成长、意外、失望、重生的人生循环,启迪人们去思考生命质量的影响力量以及死亡的本质:为何重生并不能带来更好的命运?

  正因为正常情况下,时间无法逆转,人生没有后悔药,所以我们总是感叹:“如果可以重新来过,我一定不会让遗憾继续。”《生命不息》中的厄苏拉,作者赋予了她不可能的可能,她不断地死去,出生窒息而死,溺水身亡,跌落房顶摔死,感染流感病死,自杀,他杀,死于二战轰炸……同时,她又不断重生,夭折、成材、衣食无忧、漂泊逃难、惨遭强奸、爱上强奸犯,甚至是去杀死希特勒……但令人遗憾的是,遗憾依然在继续。

  厄苏拉的不断死去和不断重生,小说的虚构一目了然;然而,厄苏拉经历的每出悲剧,都让人在震惊中并不感到意外,同时会让我们觉得是可怕的真实,会忍不住心痛。特别是作者擅于用微小的细节去象征宏大的背景,比如,接生医生的酬劳只不过是冷饮和自制泡菜,将荷包蛋想象为“令人作呕的水母放在烤架上任人宰割”,将牛奶上面的浮幔想象为“胎膜的白色脂肪膜”,将被锤击的牛肉想象成“德国人的脑袋”……

  作者通过主人公厄苏拉不断地重生,隐隐告诉我们,虽然过去已然是定数,但至少在形式上是有无限可能的;通过厄苏拉不断地死去,同样告诉我们,虽然未来在几率上是一个未知数,但冥冥之中同样也是一个定数。看起来,厄苏拉的命运永不会尘埃落定;而实际上,厄苏拉的命运早已尘埃落定,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能正因为如此,美国亚马逊的编辑,才将这本书推荐为“100本人生必读书”之一。

  掩卷沉思,如果我们都像厄苏拉一样,可以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自己的人生,能够躲开灾祸、避免错误,但最终自己是不是能拥有一个完美人生呢?既然“如果可以重新来过,我一定不会让遗憾继续”仅仅是个自我安慰,我们是否应该像尼采所说的一样:“任何关于事情本可能或本应该怎样发展的想法都应当立即摒弃”呢?生命不息,我们是应该借助重生的力量来拯救世界,还是应该从一开始就着手拯救自己?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