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谁在缩短现实与梦想的距离(李炳银)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04日09:49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炳银

  杨文学是个一直扎根大地,与中国基层民众有着很好沟通的作家。几年前,他用热情的笔触报告“苍山蒜薹事件”后的沂蒙地区苍山县农民,在新的生产种植和经营观念指导下,不找县长找市场,他们发展大棚蔬菜,开展蔬菜运输,从而直接地占领和影响着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的蔬菜市场,写出了反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经济收入显著增长并逐渐富裕的《苍山三农》;用行走的姿态,沿着26年前300黔女下广州的打工路感受那些山妹子的心理历程,以凝思的笔法报告发生在贵州大娄山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的《大转移》;用深情的追访,动心表达对战争年代无私并真挚地为革命付出了满腔真情的那些生活在农村底层而鲜为人知的小人物们经历坎坷命运的《叩拜沂蒙》等,都是来自大地的激情和深思报告。这些生长在大地厚土上的文学根苗,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大地的变化和声息,产生出很多的欣喜和思虑。这些包含着激情和深思的作品,都充分地说明,杨文学是将自己融入到现实的社会感受和思索流程的作家。这样的文学写作,很不同于那些轻浮的欣喜颂扬和无根的游戏写作,是将自己的文学写作绑定到积极推进社会变革和理想追求目标上的写作,明显具有现实历史和社会文化的蕴含,具有对人的命运情感的真诚关顾特点。

  最近,我又读到杨文学的长篇报告文学《“太阳”梦》。这是杨文学又一次行走于中国大地之后的用心观察和真诚文学书写,非常及时和真实地将中国梦的主题同当下的社会精神价值和道德建设话题给予了个性表达。实现中国梦,让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是当今置放在中国政府和人民前进道路上鲜亮而富有魅力的旗帜。梦想就是目标,梦想就是希望,梦想就是动力,它正在强劲地助推着社会前进的车轮,也是唤起广大的人们生活和行动的动力。可是,就像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会有坎坷,就像晴朗的天空会出现雾霾一样,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许,正是对于中国梦的渴望殷切,对于大众幸福的未来有更加迫切的愿望,所以,作家杨文学以行走的姿态执著在追梦的路上。

  作者在作品的开头写道:“道德如同一轮高悬的太阳,如果让雾霾遮住了它的光亮,那么,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温暖……”我相信,几乎没有人否认中国社会今天的变化与进步,杨文学说,他在贵州、胶东、珠海、西柏坡、沂蒙山等地采访农民时,他们都说,“跟35年前比,日子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愁吃了,不愁穿了,有房住了,种地不纳税了,上学不收费了,有病不用砸锅卖铁了……”可是他们却回避“幸福”二字。那么,是什么让这些民众在感受到生活负担轻松的时候,却不愿意说出“幸福”二字呢?究其原因,正在于人们对现实社会道德环境表现的不满。人们对那些不顾法制的约束以权谋私干部的贪腐情形、对那些突破道德底线不顾一切后果谋取钱财的掠夺行为、对于社会公益财产的分配不均、对于仁爱善行及孝道精神行为的严重失落、对于社会治安环境的恶化、生态状况退化等等,都十分的敏感和怨愤多多。所以,人们渴望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渴望法治尊严的生活,渴望和睦美满的人际关系,渴望仁爱孝行传统美德,渴望一切接近理想的道德社会的到来,而不仅仅是物质的拥有。这也是杨文学再次行走调查和认真表达的目的和动力。因此,他的这部“太阳梦”,正是趋向光明和温暖的文学追梦过程。

  作家可以看到和辨识社会生活天空中弥散的各种雾霾,但是,作家却不能完全驱除这些雾霾并使太阳的光热充分地流布人间。真正能够使道德行世的是圣贤者的规范和大量践行者的榜样作用。所以,杨文学在《“太阳”梦》中一头扎进生活的底层,在广大的乡村寻找道德的力量,他用很多感人至深的真实人物的高尚伟大道德行为描述、描绘出一幅绚烂多姿的道德示范和美好的人物形象。像坚持15年对患病妻子精心看护的农民大哥孙百航、像对遭遇车祸而瘫痪的丈夫十多年不离不弃的“80后”女子李芹儒、像捐肾救妻的贾澄荣、像那位不幸失去了丈夫再嫁后继续照顾前夫的父母,还周全地照顾如今走“二门”的丈夫陈文敏及公婆的王秀燕、像那位自己并不富裕却依然在19年前自己60岁时开始照顾弃婴乐乐的农民陈贤如、像弱女子于晶和她的“爱心联盟”、“骑三轮车三千里送无腿女回故乡”的孟昭良以及为共筑和谐环境用心费力的淄川韩庄的老褚等很多人的各样故事,这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的行为几乎都是足以惊天动地的大爱大仁大善故事,让人看了很难不感动、不铭记。对于这些大德善行人物心灵和行为的突出推举,是作家试图用明丽的精神道德之风,吹散弥漫于现实生活中不少甚嚣尘上的失德恶行尘埃的积极努力,浓浓地表达着作家向善并积极纠正丑恶的心思,自然也体现出杨文学文学创作中的纯洁道德精魂。

  在所有的文字记载中,足够的传说力量是最有生命和力量的文字。所以,神话永远流行。像精卫填海、女娲造人、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传说,至今永远都有力量。这些故事是人们解释自然和希望实现自己愿望的努力,因为具有符合社会人类进步的蕴含而一直受到关注。杨文学不知是否从这些传统的文字表达中看到了传说的力量,但他相信真实动人的人物更具有感染的力量,因此他的取舍就变得格外分明起来。《“太阳”梦》中不断聚集描述的大德大善、仁义至孝故事人物,确有一种从各个角度辐辏于呼唤现实社会生活道德建设,从文化精神上帮助中国梦实现这个大主题的作用。在积极的基础上很有流传的可能性。虽然在叙述的过程中给人有堆砌的感觉,可又因为个人有个人的不同内容表现而缓释了读者的这种感觉。美好的聚集会有一种绚烂的态势出现,给人更多的感染。

  记得有人说过:“哪里有危险和黑暗,哪里就生成着解救。哪里有着不满,哪里就派生着渴望。”毋庸讳言,我们今天的道德环境很不令人满意。在物质和科技的强力进攻侵夺面前,人们的精神道德防线存在不少溃坍的地方。这似乎已经成为人们在物质满足之时最为不满和忧虑的对象了。因此,及时坚决的道德建设和选择,是应当更重要于物质和技术的获取。社会的风化程度,历来是一个社会良善的重要考核标准。大梦无常,人心难违。《“太阳”梦》也许使人不至于过分消沉,对于中国梦有积极的“点赞”作用。它会让解救危险和黑暗的希望与脚步更加坚定,使追梦的行为同太阳的光和热永久相生发展,不断地光照和温暖人间。

  (《“太阳”梦》,杨文学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