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城市与梦的深度叙事——读唐晓玲《逐梦之城》(丁晓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04日09:27 来源:中国作家网 丁晓原

  近年来,小说家唐晓玲逐渐转型为报告文学作家。她以苏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这里的人与事作为叙写对象,先后推出了《城市底色》《逐梦之城》两部长篇作品。《城市底色》描述的是“苏州好人”的故事,凸显了现代化建设中“人的”苏州高度,而《逐梦之城》则是一部关于一个城市谱写中国梦新篇章的真实叙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彩绘出中国梦的苏州样本。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景,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时代文体,应该更为迅捷地回应时代的主题,以非虚构的方式真实生动地报告追梦、筑梦、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和崇高精神。唐晓玲从苏州这一题材的可能性中,寻找最新时代主题表达的内在逻辑,进行城市与梦的深度叙事。与此同时,《逐梦之城》也是报告文学写作中最早讲述城市梦的长篇作品。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苏州是一个重要的亮点。《逐梦之城》既真实地反映了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存在和城市特质,又鲜明地体现了作家个人的主体性。这种主体的个人性体现在对中国梦主题的理解、对书写对象具体材料的取舍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的运用等方面。比如作品的开篇“江南好,最美是苏州”,作者叙事的切入以及具体的展开就较好地体现了报告文学文体的优长。唐晓玲以总书记关于苏州的言说领起全篇的叙事,“我上一次到苏州,感受到太湖美,依然青春焕发。‘天堂’之美在于太湖美,不是有一首歌就叫《太湖美》吗?确实生态很重要,希望苏州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由此推出生态苏州的描写。这种进入作品的方式既显示了报告文学的新闻性,同时又顺理成章地将生态话题作为前置的优先表达,由此强化生态文明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这样设计的效果是通过作家个人的视角和亲验书写达成的。“千树万树梨花开”、“我的银行在山上”、“花光深处有人家”、“风吹稻浪”、“荷香”等,触目即景,美不胜收。阅读作品,读者宛如置身其间,引发对苏州生态之城的美好想象。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但其呈现的形态是多样丰富的。作为文学的报告需要尽可能更广更深地再现具体对象本身的特殊性。苏州的中国梦是连结着2500多年绵长历史根系的当代创造,是一幅融合古韵今风、充满张力的现代画卷。对此,《逐梦之城》作了充分的呈示。作品第五章“小桥流水人家”,流溢着平江历史街区的可人滋味,尽显“千百年姑苏生活画卷”,告诉读者这里就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一名句的生动注释。第六章“山塘胜景图”,记写“姑苏繁华第一街”的前世今生,描绘“好住河堤上,长留一道春”的苏式生活之美。第八章从“东方之门”取景叙写,显示了叙事的智慧。“东方之门的西面,是古城门、古园林、古街、古镇,而门的东面,则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崭新楼盘。金鸡湖畔的这座双塔连体的‘门’形建筑,寓意着这里是从‘古苏州’迈入‘洋苏州’的重要节点,是古老中国敞开门户的重要标志。”“东方之门,苏州中心,谁能说他们不会成为下一个世界性的城市天际线。”这样的描绘既写实又写意,在古与今的叠影中唤起读者无限的遐想。

  谱写中国梦苏州篇章的主体是苏州的人民,他们的创造汇成了时代精美的诗行。《逐梦之城》的作者注意避免城市叙事中的见事不见人,精心选取苏州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将他们的个人之梦、城市之梦和中国之梦统摄于一体加以呈现,强化了中国梦是人民之梦、创造之梦的表意。作品第九章“苏州创造,一路亨通”、第十章“梦兰,同国家和时代一起成长”和第十一章“牛人高德康”分别叙写了崔根良、钱月宝和高德康的创业故事,从他们的故事中可以洞见当代中国大历史的演进。人物个人史和祖国大历史的复合叙写,增加了人物叙事的厚度,开掘了他们创造的价值。通信兵出身的崔根良带领他的亨通团队从苏州制造走向苏州创造,使“中国通信企业能站上世界高峰,成为全球信息化建设的骨干”;高德康从裁缝蜕变为创造世界名牌的“牛人”,在伦敦西区的南莫尔顿街这一世界顶级品牌的集中地拥有他的“波司登伦敦旗舰店”。梦不是空想,而是脚踏实地而又仰望星空的行进。

  《逐梦之城》是一部接地气的作品,也是一部具有书卷气和文化滋味的作品。作品的接地气主要是因为作者的采访是接地气的。报告文学作为写实性文体,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唐晓玲舍得花力气进行深入采访,眼观现场,感受实际。所得鲜活,写来就真切生动,如第一章“千树万树梨花开”,实际上就是一篇生态村村主任采访的手记。又如第六章写山塘一条街的中国梦,“织梦”、“圆梦”、“续梦”,“修复山塘街,与其说在还原一段历史的面貌,不如说苏州人在编织一个时代的梦想,对繁盛富庶、祥和安泰的人间乐土的憧憬和追求”,这些表述都得之于采访对象的口述。同时,作者不拘泥于采访,还根据具体的对象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在作品的展开中相宜地导入相关的历史人物及其故事,有机地引用古诗文句。这样的穿插既调节了叙事、丰富了话语方式,又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化品位。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