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文艺批评的三种品性(宋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01日07:23 来源:河北日报 宋 菲

  文艺批评离不开文艺创作,但又有其自身的独立品性。

  首先,文艺批评应该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包括文艺领域内与领域外的双重独立性。文艺领域内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文艺批评与文艺创作关系的认识上。伴随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兴起,具有现代独立品格的现代文艺评论观念逐渐确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批评家,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历史批评,以李健吾为代表的印象鉴赏派批评等在当时的文坛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而领域外的独立性,则是指影响文艺批评的外在因素,如政治、经济等领域对文艺批评独立性的冲击。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商业主义对文艺批评的侵袭愈演愈烈,文艺批评日益向商业利益屈服,甚至被包装成一场场作秀。有学者指出现在形形色色的文艺作品研讨会已经形成了一个“研讨会经济”,有掮客、有操盘手、有核心出席成员、有会虫儿,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利润则是背后的真正操纵杆儿,致使批评界变得越来越庸俗化和市侩化。所以当下我们更应警惕金钱、物质利益对文艺批评独立性的侵蚀,抵制在利益驱动下的那些缺乏艺术水准的廉价吹捧。

  其次,文艺批评应具有科学性,文艺批评的科学性体现在写作态度、思维方式、术语表达、批评方法等多个方面。不得不承认,伴随文艺批评独立观的缺失,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在科学性上也较为欠缺。清末以来随着学术领域西学的不断深入,这一状况有了明显改观,讲究理性分析、逻辑思辨成为包括文艺批评在内的学术研究、文章写作的普遍要求。今天我们强调文艺的科学性,主要是针对当前随意性、游戏性“批评”而言的。特别在网络批评大行其道的今天,批评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受到了挑战。当然,如何看待网络批评,也需要一个辨证客观的视角。网络批评给了所有受众发表自己看法的平台,这从文艺批评的大众化角度来看是有积极价值的,特别是给非专业领域的读者提供了表达自己读后评价的途径。但如何约束网络言说的合法性、公正性,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到文艺批评领域,科学性、专业性不一定是专业批评家的专利,这一点在影视评论中更为明显,毕竟相较其他艺术形式,影视作品的受众群体更为广泛,拥有更多的关注度。在各大视频网站上,不少影评写得有思考、有深度,犀利而不失幽默。所以,进行文艺批评的态度是保证评论科学性的前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有感而发、敢于担当应该是进行文艺批评所持有的态度。这样也就没有了人情评论、抹黑评论、无病呻吟、谩骂挑拨等不良文艺批评倾向。对文艺批评提出科学性的要求,不是拒非专业人士于门外,而是对网络的、大众的批评提出更高的要求。

  再次,文艺批评应具有审美性。文艺作品不同于宣传、不同于说教,但文艺作品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文艺作品如果只停留在感官的刺激和享受、只追求发行量和票房,很难收获真正的文艺精品。文艺作品之所以为文艺,根本特征还是在于它的审美性。我们这里说的审美性包含着情感性、形象性、思想性等多方面的内涵。正如鲁迅在《文艺与革命》中说过:“我以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我将白也算作色),而凡颜色未必都是花一样。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而以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文艺事件等为研究对象的文艺批评,需要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给予特别的关注。一方面要注意从审美的视角切入评价的对象,另一方面要从提升人的审美素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高度进行观照。那些流于表面形式、迎合低俗口味的作品,可能一时会获得关注、取得较好的票房,但往往不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深层的精神文化内涵是创作文艺精品的必要条件之一,文艺批评理应从这方面对当下的文艺创作进行扶正。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批评者与创作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开展健康文艺批评的保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