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英雄史诗 和平赞歌——读《开国第一战》(叶晖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30日10:39 来源:中国作家网 叶晖南

  抗美援朝战争说不尽、道不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对这场战争的回忆、记述、研究、评论层出不穷、精彩纷呈。出于职业和个人兴趣的原因,笔者对这段历史的资料、书籍及研究文章有所涉猎,对其中特别出彩的华章记忆犹新。双石的《开国第一战》既是一部大气磅礴、跌宕起伏的作品,也是一部发人深思的书。作者有想法,同时还勾起读者的想法,被书中的思路牵引着向前走。

  《开国第一战》站在当今时代的高点上,以更加宽广的视角、更加深邃的目光审视上个世纪50年代出发生的那场局部战争。近年来,许多相关作品的眼界拓宽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从雅尔塔协议说起,把朝鲜问题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更加清晰。本书的作者则把朝鲜问题拉回到19世纪末发生的日本侵略朝鲜和中日甲午战争之中。从那个时候起,朝鲜问题就被帝国主义埋下了一颗迟早要爆燃的“定时炸弹”。开篇这个“起”就发人深省,为后面篇章的“承”、“转”铺就了顺理成章之路,于是“合”也尽收水到渠成之功。虽然早前的许多作品已经对抗美援朝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中国在全球地位的提升有过论述,但在读此书时,因为起头开门见山,“收官”时就高屋建瓴。前呼后应的笔法读起来豁然开朗。

  你可以把这部著作当作史书来读。它详细地记载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大大小小的各次战役。作者是一个中国人,书中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对军队、对领袖、对朝鲜的殷殷之情。与此同时,作者还有一双客观的眼睛,在热情洋溢歌颂领袖的同时,也实事求是地记录了毛泽东几次对于形势过于乐观的估计,彭德怀在作战指导中的几次偏差。同样,对于我们的对手,作者也有肯定。肯定美军将领沃克、范佛里特、克拉克、李奇微他们作为职业军人、善战名将所具有的不凡胆略和独到眼光。你可以不同意其中的某些评语,但不会怀疑作者的真诚。

  书稿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多视角的观察窗口,既展现我方统帅部的谋略过程,也展现了对手的决策经过。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比较鉴别的空间。

  你也可以把本书作为一部用以励志的英雄史诗来读。书中记载了无数志愿军将士的英雄事迹——指挥员为夺得最危险、最困难的战斗任务而互不相让,战斗员舍生忘死奋勇争先。像黄继光那样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枪眼,像杨根思那样抱着炸药包、爆破筒、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情况在这支军队里不胜枚举。

  同样的牺牲,有的官兵是在刹那间铸就辉煌,就像黄继光那样;也有的是在缓慢的煎熬之中化为凤凰涅槃,如邱少云。我们在《开国第一战》中看到了远不止一个邱少云这样的志愿军战士和英雄集体,只不过他们是在另一个极端——严寒中凝固为不朽。在志愿军发起的第二次战役中,有来自两个不同单位的连队,几百名官兵为了不暴露伏击阵地,全部被活活冻死在冰天雪地中。而全军因冻饿而减员的官兵竟然高达4万人之多,超过了战斗减员。

  你还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这是一部男人写的书,阳刚之气八方迸射。它不像某些历史教科书那样板着面孔,也不像某些纪实作品那样天花乱坠。读这本书时你的感觉是一个“哥们儿”把60多年前发生的传奇娓娓道来。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每一章题头的那一小段文字。或为中国古代兵家的至理名言,或为世界著名军事家的著名论点,或为作者自己有感而发的诗句。当你读完这一章后,回头再来品味篇头那小段文字,便会发现那是一个雅俗共赏的点睛之笔。

  读起来过瘾、解气、提神的生花之笔还有在叙述完一件事之后作者的点评。短短一句话、寥寥几个字,作者惜墨如金,却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比如在讲述朝鲜停战谈判大局初定,李承晚不甘心失败,上蹿下跳,声言要单挑中朝时,作者在末尾给他一句:别逗了!仅仅是三个字,轻轻一抹,酣畅淋漓。个中的滋味知多少,读了就会品出来。

  (《开国第一站》,双石著,四川文艺出版社、华夏出版社2013年5月联合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