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瓷的遐想(雷达)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30日10:36 来源:中国作家网 雷 达

  我喜爱瓷器,却对瓷的历史并不深知;当人们说瓷器是中国的象征时,我总以为这大约只是一个意义上的转喻。只有到最近,在阅读胡平所著的一部关于瓷都景德镇的厚重大书——《瓷上中国》(21世纪出版社出版)时才弄懂,原来china一词,当C是大写时,那是中国的意思;当C是小写时,又成了瓷器的意思;更出人意料的是,作者在对景德镇历史深入考察时被告知,china其实最早来源于景德镇的古名“昌南”。在这个独一无二的词上,瓷器、景德镇(昌南)、中国,三者居然出现了戏剧性的叠加。也就是说,景德镇是中国瓷器的代表,而瓷器又是中国的代表,于是中国、瓷器、景德镇在特定的语境下,作为英语是可以互相置换的。这是多么微妙有趣的词与义的巧合。

  当然,这部书并没有陷入对这些词义的阐释、推衍和玩味,而是跳出了词义,大力描述了这三者在历史时空中的深刻关联。在我看来,《瓷上中国》虽然写的只是一个景德镇,却将这一镇置放在浩浩历史长河和全球化的大视野下,以小见大,多角度、多层面、多维度地展现了景德镇瓷——实乃中国瓷文化的辉煌与深湛,同时提出了不少新问题,思考着瓷文化在今日世界文化格局中继续发展的巨大潜能,犹如呼唤着凤凰涅槃般的新生命的诞生。

  此书有几大特色。首先,作者令人信服地解析了景瓷何以彪炳于世,何以兴盛于景德镇(昌南),又何以成为闻名于世的“瓷都”之秘密,解读了为什么当年北方诸窑在战火烈焰中相继衰落,而景德镇却能横空出世的缘由。诚然,昌南“水土宜陶”,水是昌江水,土是具有良好可塑性的“高岭土”,这是极重要的天然资源和先决条件。然而,往后发展,比这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条深长的文脉,因而气场充盈,生命力饱满。说到底,景瓷业的壮大是因为它在文化上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它集“各家之长,成一家之法”,它能集南北汝、官、钧、定、哥五大名窑之大成而最终秀出于林。李约瑟说,景德镇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这评价不低。当年景德镇真是盛况空前,全城无人不与瓷发生关系,而“四方工匠,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骛”。 我们知道,景德镇的得名,是宋真宗将他的年号“景德”直接赐予其地,可见钟爱之忱,心仪之深。景德镇之成为中国无可争议的“瓷都”,景瓷之“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对中国自古以来的经贸与文化交流作出了伟大贡献,绝不仅只是其规模之大,而自有其文化上的博大胸怀与开放精神。康、雍、乾三代曾是中国瓷艺史的黄金年代,如果说宋代使景德镇由一个亦耕亦陶、踩着泥巴和牛粪的小镇,变成了一座匠心独运、匠气飞扬的工艺城市,那么有清一代则让景德镇实现了第二次转型,成就了一座俊采星驰、人神共惊的世所罕见的工艺之都。

  此书的最大亮点还在于,作者通过对陶瓷艺术精神的妙悟和挖掘,力图写出景瓷如何从实用走向审美,从世俗走向精英,从“器”走向“道”,从形而下走向形而上,从而很好地解读了蕴藏在陶瓷中的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陶瓷之享誉世界,其源盖在于其文化之美。诚然,陶瓷原本只是生活用品,是一种容器,一个实用之物,但在漫漫历史中,在中国瓷器身上,无论制作工艺还是图画构思,无论保留了实用还是脱离了实用,它们都积淀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民族精神以及观念化的想象,将之一代代地凝结于瓷器之上。它有火的刚烈、水的优雅、土的敦厚,传递着我们民族的天地观、人生观、宗教观和阴阳五行观。与其说瓷是中国的象征,不如说瓷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更确切些。瓷不再只是有限的实用物,而是把人化的内容,把权力、祭祀、战争、自然百态、生活信仰、日常世俗、宗教精神一古脑儿地烧制于器皿之上;这是人间关系的折射,也是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当我们欣赏着元“釉里红”、明宣德蟋蟀罐、明成化鸡缸杯、清乾隆百鹿尊等著名器物的时候,当我们观赏着秀丽的“青花”、缤纷的“彩绘”、斑斓的“色釉”、剔透的“薄胎”的时候,当我们默诵着“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口诀的时候,怎不被其千姿百态、仪态万方的伟大艺术所征服,怎不感到万分的惊叹。

  这本书的另一特点也非常突出,那就是它在展现景瓷艺术美不胜收的过程中,一刻也没有忘记主体——人,在古今艺术创造中的核心地位。作者能够打通人与人、古与今、人与物、人与瓷之间的内在精神联系。作者是主动地而非被动地,是内在地而非外在地描写他笔下的众多陶瓷艺术家们。这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瓷器,是经过自古至今无数大师们的捏塑雕镂,经过无数遍的烈火熔炼,才成为了有生命、有灵魂的器物的;在这些器物背后,映现着的正是那些自古及今的无数民间工艺大师们的脑髓血汗、高妙才情和献身工艺的高贵精神。这本书写了多达几十个与瓷有关的巨匠、政治家、企业家、商贾、国际人士、发明家等等。瓷的历史其实就是活生生的人的历史。烧瓷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者一再说“瓷在中国的命运,大抵就是中华民族的命运”,不知是作者自己的感慨,还是出于什么人的哲言。证之于历史,这话大体上是对的。瓷器业盛时,国运大抵也兴盛;瓷衰落了,国家也衰落,甚至衰败到了国破家亡、割地赔款的穷途末路。但是,瓷有它自己的发展轨迹和规律,并不完全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始终同步。正如书的序言作者朱虹所言,作为农耕文明时代登峰造极的景德镇制瓷业,面对现代化转型和全球化浪潮,遭遇到了挑战,甚至陷入了低谷;如何不再停留于“逝去的辉煌”,如何重振瓷都之雄风,是一个大课题。许多可喜的征兆已经呈现,景德镇仍然受到全球艺术家的尊重和青睐;毫无疑问,焕发新机的景德镇必将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上作出卓越的贡献。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