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向民间草根艺人致敬(张文刚)

——读彭学明报告文学《映山红遍》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30日10:28 来源:中国作家网 张文刚

  彭学明长篇报告文学《映山红遍》,是一部聚焦民间艺术团体和草根艺术家的力作,用真实生动的材料和本色以及具有穿透力的语言表现了常德这方美丽神奇的土地上的民间艺术之花和民间艺人之魂,内容丰厚,感情充沛,诗性洋溢,是当今文学贴近生活、接通地气的一个范本。常德目前活跃着2000多个民间艺术团体,近年来常德市委市政府接连组织举办“百团大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草根艺术家积极参与,也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这一民间文化现象,赢得了省市领导乃至中央领导的重视和好评,也受到了从地方到中央多种主流媒体的关注。作为一种文学的描写和表现,《映山红遍》将遍布乡野的民间艺人和艺术喻为“映山红”,标举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洗尽铅华的诗意,不仅给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以有益的启迪,也为今天的先进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建设吹来了一缕新鲜的春风。

  《映山红遍》用文学的形式思考了包括艺术传承与艺术创新、艺术自立与引导扶持、民间艺术与时尚文化、群众艺术与社会和谐等在内的诸多问题,尤其是不惜笔墨对艺术与百姓人生的关系进行了生动描写和议论深化。常德丝弦剧团团长朱晓玲说:民间艺术不能是博物馆艺术,群众文艺不能没有群众基础,民间艺术必须与群众的心灵和审美达成一致。津市的荆河戏剧团、临澧的百家乐艺术团等都遵循“演老百姓喜欢的,为老百姓演”的服务宗旨,因而深受老百姓欢迎和喜爱。作者在客观采写的基础上阐释道:要为老百姓认可和接受,艺术就得“接老百姓生活的地气、心灵的地气和情感的地气”,就得从老百姓的生活中发现艺术、挖掘生活中的艺术之美。正因为“接地气”,“为群众写,让群众爱”,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艺术在群众的喜爱和吟咏中得到传承和弘扬;基于大众的价值维度和审美取向催生和激发了艺术的潜力和活力;群众的参与让艺术有了根基和气场,有了广阔的市场和前景;老百姓从贴近自身的艺术中得到精神陶冶和心灵净化,从而达到人心向善求美、社会安定和谐的艺术教化效果,充分发挥了“正能量”的作用。

  艺术的风采源于艺术家的生命追求。作者饱含深情地叙述了民间艺人在艺术道路上的生命历程和追寻。正是一个又一个民间艺人对艺术的痴情和坚守、把艺术融进自己的生命才成就了一道道绝佳的艺术风景。艺术可以使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影视明星瞿颖的母亲丁家珍引领的银龄艺术团,帮助一批老年艺人克服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疾病的折磨,艺术馈赠给他们生命的光华和心灵的快乐。艺术可以使孤儿有爱有家、孤儿不孤。肖宏国任团长的九龙孤儿艺术团,艺术的翅膀和梦想使一只只孤雁成为了飞翔于天际的雏鹰。艺术也能改变人的生命航道,使浪子回头、迷途知返。临澧县打鼓说书的民间高手肖伍曾是一个混迹于社会的浪荡青年,是艺术的熏陶和教化帮助他向善向美,成为一个有涵养、有品位的人。作者用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事例说明:艺术神奇而伟大的力量激活、丰富和完善了人的生命感觉和心灵世界,净化和提升了人的精神境界和艺术品格,同时也延续了人的艺术生命和梦想。在长期对艺术的追求和守望中,艺术家的生命和艺术融为了一体,生命变成了艺术,艺术变成了生命,或者说艺术就是生命,生命就是艺术。作为花鼓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杨建娥,把常德丝弦移植到戏剧中,传承和发展常德丝弦20余年;常德丝弦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谌晓辉,是“常德一根少不得的丝弦”,作为武陵区少儿艺术团首席编导,她和杨建娥一样把艺术生命的种子播撒在后起之秀和孩子们的心田。这些都是民间艺术得以薪火相传的精神火种。

  《映山红遍》在展示常德民间艺术的繁荣景象时,对常德的地理风物和历史文化进行了诗性描写和开掘。如果说广大民间艺人对艺术的追求和自觉传承、对生命激情的演绎和对精神家园的守望是民间艺术之花得以舒放、灿烂的“内力”,文化环境的清明和地方政府的引导及扶持是民间艺术得以发展、繁荣的“外力”,那么地理风物的诗性和灵性、历史文化的丰富与厚重则孕育和滋养了这一方土地上的艺人和艺术,成为了一种“背景力量”和“生态力量”。作者以“外来者”的身份感知和体验常德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几乎涉猎和描写了常德所有著名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积淀。桃花源的浪漫奇幻,太阳山的鬼斧神工,夹山寺的风雨幻象,壶瓶山的原始森林和流泉飞瀑,刘海砍樵的美丽传说,孟姜女的悲情遗梦,城头山遗址的城市文明和稻作文化,等等,都被作者悉数道来、如数家珍,恰到好处地镶嵌在五光十色的民间艺术长廊里,起到了一种烘托、映衬和渲染的作用。这样,对地理风物的诗意描写和对历史文化的浪漫怀想就与倾力表现的民间艺人和艺术呈现出一种诗性契合和内在感应的关系,使得作品通篇弥漫着一种诗性氛围和艺术气息。

  作者采用一种诗意的结撰方式来传达艺术的或者说诗性的内容。这种结构方式,从艺术展示的角度看,可以命名为“花瓣式”结构;而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可以概括为“串珠式”结构。“花瓣式”结构,是指作者将常德的地方艺术种类和艺术团体如同花瓣一样一瓣一瓣打开,巧妙地组合成五色斑斓、丰盈迷人的艺术花朵,装点出民间文化的盛宴,散发着泥土的清香和青春的气息。京剧、汉剧、荆河戏、常德丝弦、湘北大鼓、车儿灯、土家族山歌,常德市海燕歌舞团、汉寿东方龙歌舞团、澧县春之歌艺术团、草坪艺术团……每一个花瓣都是那么明丽而富有特色。“串珠式”结构,是指作者将那些草根艺术家、剧作家和基层文化工作者一个一个串连起来,构成一串历历在目、光彩照人的珠宝,蕴涵着时代的光芒和理想的光辉。

  (《映山红遍》,彭学明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