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不如从丢书开始(杨雪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27日09:42 来源:人民日报 杨雪梅

  土耳其文坛巨擘奥尔罕·帕慕克曾写过一篇文章《年岁既长,我开始丢书》,深得许多人认同,被广泛传播。其实我们一直对买书藏书有恋物癖般的热爱,而到底读了多少书读懂了多少书却不太好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藏书的增加,当年坐拥书城的满足感逐渐丧失,书籍越来越多地成为摆设,读书的兴趣也日渐减退,而要恢复对书的热爱与激情,不妨学习一下帕慕克,先从丢书开始,学会定期处理那些读过的书和买来就从未读过的书。

  必须承认,有许多根本不值得再读的书,比如一本干涩的翻译作品,一部庸俗的流行小说,一部穿了华丽外衣的空洞的诗集,一本毫无新意可言的哲学著作……你甚至想不起当年是如何踌躇满志地花钱把它们买下来,再千里迢迢运输回家,并让其在书架上端坐多年空惹尘埃。这些书我们几乎没有读完,或者读完了也觉得像吞了苍蝇一样,更别说再去读第二遍,因此我们不如痛快地将之丢掉。

  其实我们一生中只会对少数几本书情有独钟。法国作家福楼拜说,如果一个人足够认真地读上十本书,他就能成为一个圣人,而大多数人通常做不到这一点。在我的卧室或卫生间,一直摆放的是《诗经》《史记》《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之类的经典书籍,随时打开随便从哪里开始翻阅,都不会有失望,永远都没有厌倦的时候,这些书自然是不肯丢也不能丢的。

  钱锺书曾经打过一个比喻,说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问题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不同的时期钦佩的老师并不同,想要去拜谒的学者也由低到高。有时回头去看,禁不住会惭愧自己曾经无知地错把浅薄的谬论当成真理,也会懊恼自己的审美曾经那样的鄙陋可笑,甚至还试图从成功学的书籍中寻找捷径。你可以说是书读多了眼界开阔了,但是,为了到更多更好的老师那里串门,我们不得不将这些过时的、不再有任何价值的书籍弃若敝屣。

  当然丢书的过程,其实也是重新定位自己读书趣味的最好机会。我们更多的时候是随遇而读,跟着感觉走,跟着流行趋势走,文史哲一概兼收并蓄,经典流行并行不悖,并不在意自己是否看透了作者的书中隐情笔下波澜,会不会欣赏到字里行间的暗香疏影。我们对自己的期许更多的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杂家,但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那些自己依赖的、务实的、目的性极强的实用性书籍越来越被自己边缘化,你所需要的书籍开始转向可以给心灵慰藉的、追问生命终极意义的经典著作。现在出书的速度快,出版的书籍多,各种推销书籍的手段也花哨,一年几十万种书雨后春笋一样,我们真的会迷失。但那些形成了人类思想高度的经典却是老而弥坚,永远都不会过时,什么时候挑出来读都不会后悔。我们的书架需要替这些书腾挪出空间。

  不过,开卷有益,我们买书的速度还是会远远超过丢书的速度,唯其如此,丢书的行为才有意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