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有体温的学问(徐则臣)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26日09:36 来源:中国作家网 徐则臣

  李徽昭的批评理论集《退隐的乡土与迷茫的现代性》做的是发乎内心的学问。熟悉李徽昭的朋友肯定也一目了然,这书名是典型的李氏修辞,因为这些年他汲汲然挂在嘴上的也正是乡土及其现代性的问题。

  我所看见的学问有两种:一是个人悬置,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批评,研究者心如巨石,风吹不动,学问虽是大脑中的逻辑、思辨和智慧,但说到底是身外之物,此学问以“无我”为高境界;另一种是“有我”,研究的前提是发乎情,你觉得这问题与你息息相关,追索和探究的冲动自内心源发而来,挡都挡不住,推演出的发现和判断带着研究者的体温。我更喜欢后一种。想来做学问跟创作也差不多,写作是解决自身的困惑和疑难,做学问更应当基于这一困惑和疑难。李徽昭的学问是后一种。

  李徽昭出身乡村,离开故乡的这些年时时不忘生养的故土,在我们的多次交流中,他向我呈现过一个详尽的乡土社会及其伦理的式微和崩毁的过程,思虑之沉痛、纠结,让我倍感其赤子情怀。同时,他又对城镇化的进程充满了节制的疑问和期待,他当然希望满目疮痍的乡村大地能够真正实现理想中的现代化,但现实之种种,又让他屡屡彷徨于无地。基于此,就不难理解他深重的“乡土”焦虑,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选择“退隐的乡土”与“迷茫的现代性”作为研究的中心。

  该集子分三个部分。第一编以高晓声为研究对象探讨乡土意识,在这一编里,李徽昭不仅系统地论述了高晓声作品中的乡土情结和乡土意识,还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乡土”和“乡土文学”的概念之流变作了全面的梳理,尤其在单行道般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度往前冲的当下,“乡土”该如何更科学地界定。这一梳理也为接下来的论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编以韩东等当下相对年轻一代作家的创作为中心,阐发研究者的乡土省思。在韩东和比韩东更年轻的一代作家那里,乡土意识以及如何在文学中呈现乡土和乡土意识,变得比高晓声那一代作家更复杂、更暧昧。这一代作家面临了城市化这一空前之大变局,乡村在涣散,乡土的社会、道德和伦理在坍塌,与“乡”和“土”血肉相连的年轻人正在逃离乡村,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现代化”成城里人,“乡土”也因此陡然多了一个现代性的维度。如何在“乡土”的范畴内看待他们的写作,李徽昭给出的结论是:退隐的乡土和迷茫的现代性。“退隐”和“迷茫”这种泣血之词,其痛溢于言表。不需要挽歌,但前路茫茫,一切都在路上,这对一个出身乡村的研究者来说,应该是情感和学理上的双重折磨。

  第三编中,李徽昭以跨文体论的方式作了穿越乡土的研究努力。这一努力不仅表现在进一步对乡土概念作与时俱进的拓展和阐发,还表现在将它与众多相反相成的概念的比较研究上。比如,在论述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研究的关键词时,李徽昭将“乡土”、“本土”和“全球化”并置考虑,意在寻找乡土文学更多的阐释可能,从乡土的地理学空间,经由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意义改变,逐渐转换为文化空间;将“乡土现代性”和“现代性乡土”单独辟为一节,来论述乡土小说呈现出的中国乡土逐渐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乡土”与“现代性”绕口令般的不同组合,已然简洁有效地勾勒出了这一递进的过程;从乡土小说的表现内容上,李徽昭提炼出可供对比的关键词是“乡土意识”和“中国意识”,他认为“随着‘乡土意识’对逐渐变革的中国乡土重新认识,‘中国意识’开始凸显”,这一意识是“立足在对中西方文艺思想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学的理念、技巧与发展脉络有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审视视角,进而在文学的思想内涵、艺术技巧上创造独特的中国气象”,随后,他以鲁迅和莫言为例进行了相关论述。

  三个部分论述下来,李徽昭对乡土文学的思考呈现出一条完整清晰的脉络。他的立论能否自圆其说固然是我关注的要点,但我更愿意看到的是,这些文字背后那个活生生的李徽昭,我更想看到的是,他是否在文章里忠直地写出了他对乡土的理解和困惑,尽管是以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方式。我认为我看到了。一部20余万字的学术著作,放眼全属抽象的逻辑、理论和术语,但每一个字都是热乎乎的,带着研究者的身体和思想的温度。正因为这些问题曾在李徽昭心中与他反复对话、较量,他才在多年述而不作之后,拿出了这一部独特的“乡土之书”。

  必须提及的还有此书的代后记,《一个乡村的现代化标本》。该文当属日常的随笔式的记录,但对理解此书的相关见解与理论颇有裨益,其中一段是:“在我们的物质经济生活发生巨大改变的时候,那些承载在村落、大树、河流、田野、道路中的记忆应该安放在何处,曾经美好的精神和信仰又该如何寄托,我们该如何揣测、度量并实施物质与精神双重有效的现代化……”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