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从《墙里墙外》看“墙”的文学意象(陈秋旭)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21日09:51 来源:中国作家网 陈秋旭

  “墙”作为现代词汇,指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是界域的标志,也是墙作为建筑的一部分的本来自然属性。墙的存在象征着人与人、与外界的隔离。在儒家伦理文化中,“墙”又是秩序和规范的象征,这时的“墙”具有了强烈的社会文化功能。在当代文学场景中,“墙”这一自然属性又被赋予了多重内涵,与道德伦理、男女之情、甚至生命紧密相连,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长篇小说《墙里墙外》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擅长公安题材写作的作家李春良,此次将笔锋转向了监狱,狱警生涯也是他从警20余年中的一段重要时期。《墙里墙外》以双重叙事视角,讲述了主人公柳城市原市长张枫突然落马,并被押进看守所待审。在看守所中,张枫回忆了自己从毕业到从政的种种历程,自觉在工作中问心无愧,却始终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羁押。随着故事的展开,一群攀附权力、唯利是图的各色人物纷纷登场,最后终于弄清了事实的真相。较以往的公安文学不同的是,《墙里墙外》中作者并不热衷于刺激的对抗、血腥的现场、美女和情色等情节的描写,而是透过多处对具象与抽象的“墙”的描写,加大人性的观照。

  对于一个发生在监狱内的故事文本,对“高墙”的描述自然是贯穿故事始终的。《墙里墙外》中对于具象化的高墙,作者颇费了些笔墨,不只是对监狱的描写,还有就是主人公从政之初的粮库。两处“高墙”,多处描写,使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李春良在景物上的描写是别有用心的,他恰到好处地实现了主人公从入狱之初内心的迷茫不屑,到后来的自省与承担。

  “墙”作为特定文化内涵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早有反映。苏轼曾在《蝶恋花·春景》中写道:“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将男子隔墙闻听女子的娇笑而生发出爱慕的心理感受准确细微地表达出来。此时的“墙”实为“心墙”,往往与男女爱情尤其是男女私情联系在一起,是“逾越规范”的代称,富含文化和伦理意义。在《墙里墙外》中,所谓“心墙”就是张枫与情人冉明之间的情感纠葛。李春良将与社会主流道德规范相违背的婚外恋作为小说的一部分,勇敢地提出了对个体生命中这一特殊情感探索的叙事主题,这一主题不探究婚外恋的一般法则和婚外恋生活应该遵循的传统道德观念,也不建构关于婚外恋的准则,而是讲述个体生命独特的情感故事,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提出关于婚姻之外自身的精神、文化和心理问题,表达了婚外恋复杂丰富的情感状态。爱情与婚姻、责任与道德、情感与理智、欲望与精神时刻交织和纠缠在小说的叙事进程中,正是这种复杂和充满歧义的“心墙”,给作者提供了无限的情感表达空间和突破。

  “墙”在本书中的另一文学意向则是对生命的拷问。死亡是人类必经的生命终点,它作为公安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主题,被不断地书写、言说。对死亡的表达与生命终极价值的探讨一直以来都是公安文学创作的传统。李春良也将笔锋指向了死亡,他所言说的是一个历经宦海的市长到沦为阶下囚的男人,在面对曾经因为渎职而造成意外伤亡的昔日伙伴,以及同监区临刑前的狱友时的生命感受。

  “生命之墙”在文本中是抽象的,它探讨了人类生与死的亘古话题。“死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又似乎没有答案的命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东方还是西方的哲学家、文学家、宗教学者等一切智者,都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毕达哥拉斯说它是灵魂的暂时解脱,德谟克利特说它是自然的必然性,萨特说它是一个“偶然事件”,弗洛伊德认为它是人的一种本能;而孔子坚持认为“未知生,焉知死”,庄子用道来让人对死亡达到淡泊静观的境界,佛教和道教则通过认同来世和灵魂的存在来转移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人表达着对死亡本质的理解,莫衷一是。李春良对死亡本质有着自己的理解,在对死亡的追问中坚持着自己的观念,这些观念渗透到文学创作中,为他小说中的“生命之墙”书写带来了一片独特风景。

  在《墙里墙外》中,生存对于某些个体生命来说是一种难以承受的苦痛,但即便有了这种苦痛,人们依然不愿放弃生命。对于人类本真的求生欲望,作者笔下的死囚是最典型的写照:“九名死囚被带到最大的一间管教办公室。此时,烟随便抽,抽得满屋子狼烟肆溢。过了一会儿,炊事员端上饺子和面条,面条里还卧着鸡蛋,可死囚们瞅着眼前的面条,大多只吃了几口……”同样的描写,更为深刻的还有“我”的狱友——黑子,“他努力向我笑一下,其实那已不是笑,只是咧一下嘴而已,又朝我抱抱拳,再冲剑宏所长鞠一躬,在武警看押下慢慢消失在走廊的拐角处”。在生与死之间竖起这道“生命之墙”时,一切都是沉重的。只是一段娓娓平实的道来,却给整个篇章蒙上灰暗的色调。

  作者在描写“生命之墙”的另一巧妙之处,就是为李主任的突然离世——这位生前作为主人公的前辈、落寞时的挚友——一个朴实的乡镇干部,却死于粮库的坍塌,埋下了多处伏笔。造成这一事故的原因,“我”难咎其责。同样,生者面对逝者,作者在冉明这一女主人公的笔下转换了风格,缺少了一些撼天动地的悲悯,多了一份女性的温情,“她怎么也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么快地离去了。这是她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一个死去的人,心里却没有丝毫恐惧。李主任如同睡着了,棱角分明的脸上胡子拉碴,脸色呈现出失去生命后的灰黄色”。

  回头来看,《墙里墙外》看似“高墙”内个体生命的反思,实则是对婚姻、爱情、道德、生命以及人性所竖起的屏障最极致的拷问。我想,这大抵也是作者想通过文学作品传达给读者的吧。

  (《墙里墙外》,李春良著,时代文艺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