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花也灼灼 果也夭夭———花果中的戏剧与文学(邓高如)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14日16:46 来源:人民网重庆视窗 邓高如

  春去矣,夏已至,赤日炎炎正逼近。

  然而,当今神州风景好,春赏花,夏品果,国人似有一派过不完的春天。

  当然,陶醉于这花红果绿的美感,大体只能是物质层面的享受罢了,另有一种更高境界的赏鉴,却能让我们获得别样的欣慰与快感。炎夏,又将奈我如何?

  它,就是花果中的戏剧与文学。

  一

  著名川剧艺术家周企何、陈书舫,生前爱演一出好戏:《登舟画梅》。现在一些戏曲音像商店尚可买到这光碟。成渝两地新一代川剧演员,也传演不衰。

  故事说的是明代一地痞无赖黄天监受人之托,冒充大书画家董其昌前往迎娶才女杨云友。杨为验证“董其昌”的才学深浅,便在舟中以画梅为由,与之海阔天空闲聊。黄为显示其对绘画的内行,开口便道:“杨小姐呀,你这梅花画得好是好,就是缺少几片叶子。如能添画上它,就真个好看了。”杨一听此言,不觉疑窦顿生:如此书画名家,怎能放出这样的“黄话”?为细探虚实,便真诚问道:“董先生,何以见得呀?”黄脱口而出:“你当真不晓得啊,那俗话说得好,‘红花虽好,尚需绿叶相扶。’如果这梅枝之上再有几片叶子‘帮衬帮衬’,这画岂不就更好看了。”

  杨小姐惊诧之余,冷静地说:“先生,你错了,你真的错了呀!梅花与诸卉不同。它是花不见叶,叶不见花。如果有了叶子,那就不是梅花了!”黄自然不服,还要继续争论,杨气定神闲地说:“先生,你看那岸上梅花,开得正艳,哪有什么‘绿叶相扶’呀??”时值隆冬,果然沿河梅花怒放,虬盘枝逸,并无叶片。好个假装斯文的冒牌货,自然败下阵来。

  在这出戏里,我们的艺术家通过梅花开放是“先花后叶,有花无叶”、“花不见叶,叶不挡花”的常识考量,巧妙地揭穿了一个骗子以假充真、不学无术的嘴脸,真是有戏、有趣、有看头。

  每逢梅花绽放的时节,我无论见到蜡梅、绿梅、白梅,还是红梅时,心里总会记起这段戏文来,耳边也便要响起陈书舫大师那气定神闲、落地有声的念白:“先生,你错了,你真的错了呀……”

  是的,自然界的各类事物,虽然变化有序,但也错综复杂。我们认识事物,有正确的时候,也有错误的时候。认识对了,坚持发扬,自觉践行;认识错了,认错服输,以错为鉴,改错前行。如此者,方为君子哉。

  二

  《情探》,大概是传统戏中各类剧种都争相上演的剧目之一。平心而论,川剧本子最好。据说,它为清光绪年间进士、翰林、御史,并被梁启超誉为“直声在天地,诗名满人间”的大文人、“川剧迷”赵熙所改编,说的是穷困书生王魁高中状元,便招赘韩相府第,抛弃原配夫人焦桂英的故事。焦得知此变后,欲诉无门,走投无路,终殉情自杀,并带厉鬼前来相府捉魁报仇。但见到郎君时,她又心存侥幸,一再以情探之,以望在精神上有个满意的回答,但最终彻底失望。由于剧中焦桂英对这个负心郎一探再探,因而故事便辗转反侧,情意绵绵,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尤其唱词最为精美、传神。请看:

  “更阑静,夜色哀,月明如水浸楼台,透出了凄风一派……梨花落,杏花开,梦绕长安十二街。夜间和露立窗台,到晓来辗转书斋外。那纸儿、笔儿、墨儿、砚儿,件件般般都是郎君在,泪洒空斋,泪洒空斋。只落得望穿秋水不见一书来……”

  当然这里最为称道的,还是那“梨花落,杏花开,梦绕长安十二街”之句了。这不仅是因为它曲调凄美,辞章华丽,如诉如泣,更要紧还在于它含意极为深刻、构思甚是巧妙。

  原来,按自然界里花卉开放的顺序,每逢春季到来,万紫千红,总是先开桃花、李花,后开杏花、梨花之类。为什么这里偏要梨花落了,杏花才开呢?莫非作者缺乏常识,造成差错吗?非也。原来是剧作家故意巧妙地运用了两个谐音字来抒发感情:“梨”花,即离别之花;“杏”花,即憎恨之花(川音将“杏”字读“恨”音)。意思是说你王魁离开家乡、高中状元、停妻另娶之后,我对你的忘恩负义、嫌贫爱富、抛弃糟糠的憎恨之情,也就随之萌生了。接下来再述说自己独守深闺、含泪度日、夜夜思念郎君的苦楚。听到这样的词曲,即便铁石心肠,也会为之动情的。

  二十年前,成都军区政治部战旗歌舞团与成都市川剧院的艺术家们,联合拍摄了“川剧卡拉OK精彩选段”,盒式录像带首发那天,我应邀参加座谈会。会上,与会者争相发言,艺术家们又现场演唱了那一精美唱段。时值初春,战旗歌舞团住的是当年巴金笔下的“高家大院”,这里远可见桃李花放,近则闻丝竹声悲,随着川剧唱腔的声声入耳,焦桂英那复仇女神的形象,似乎兀然站立眼前。剧中王魁“人生莫做亏心事,处处风声是祸胎”的警示性道白,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贯耳入胸而来。这景象,不亚于一堂活生生的传统美德和法制教育课。多少年过去了,“梨花落,杏花开”、“人生莫做亏心事,处处风声是祸胎”的阵阵悲声旋律,如洪钟大吕,时常响在耳边。

  三

  《装盒盘宫》,可谓川剧折子戏中的经典之作。花果名目的巧用,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此戏说的是宋代真宗皇帝向刘皇后和李宸妃许下诺言,谁先生子,便立谁为太子。不巧,李妃遂愿。刘皇后得知此事后,便以“狸猫换太子”之计陷害之,并命宫人寇珠将小太子送至九曲桥处处死。途中,大太监陈琳得知真相后,甚是同情之。陈巧以金丝捧盒装了太子,正欲送至南清宫八贤王处藏养时,恰逢对手刘皇后跟踪而来,恃权盘问,于是一段“借花说事”“以花拟人”的精彩故事就此展开了。

  龙凤椅上,刘皇后一脸肃杀,厉声问道:“陈琳,你不在宫中陪王伴驾,出来做甚呀?”陈答:“奉君口诏,采集鲜艳果品,为八贤王祝寿啊。”刘又问:“你那捧盒之内,装的啥呀?”陈答:“祝寿果品。”刘继续一语双关恶狠狠问:“那可有李子?”这里并非指水果“李子”,而是指李妃所生之子。陈反唇相讥道:“李子成熟君宠爱,可怜它,才遭风儿吹,又遭雨儿害,落得个叶儿飘零花未开。”显然,陈琳借题发挥将小太子的遭遇渲染得淋漓尽致。刘又问:“既然没有李子,那就有桃子(逃之)罗?”陈琳不紧不慢道:“桃李添喜庆,为臣理当采。”刘又接问:“桃李皆无,君王岂不恨之?”陈琳假意听成“杏子”(同上,川音“杏”读“恨”音),紧答道:“杏子味儿酸,如何上帝台。”“那你可看见石榴(失、溜)?”“石榴多子君不爱。”“那就一定看见荔枝(离之)罗?”“荔枝早已献金阶。”刘皇后见陈琳口若悬河,应对自如,滴水不漏,甚是扫兴,一怒之下,令随从将陈琳架起,盘查金盒。眼看一切就将暴露之时,寇珠在幕后惊呼一声:“皇帝驾到!请娘娘接驾!”众人忙不迭接驾而去。此时陈琳打开捧盒,见太子酣睡未醒,高呼一声:“你还在睡呀!”迅即捧盒离去。

  不看此戏,很难想像,一场一问一答、念唱并重的折子戏,居然把我们平常见到的那些普通水果轮番拿来说事,且又准确生动,含意深刻,发挥有方,演绎有术,真是“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了。

  我还想特别说明的是,我每每观看这出折子戏时,总爱把戏剧讲述与电视制作作一番比较。《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在我国流传深远,已被多家制作商拍成电视剧上演,但实话实说,对其中这段故事的处理,无一部电视剧可与之比肩。

  随着古装电视剧的大量上演,戏剧舞台上的《铡美案》、《徐策跑城》、《萧何月下追韩信》、《击鼓骂曹》、《连环计》、《下书杀惜》、《杨门女将》、《四郎探母》等等故事,也都相继改编成了电视剧播放,但我毫无成见地说,电视讲述,多是逊色于戏剧表演。我并不认为,电视剧的表现手段本身不好,而是认定,当下电视剧“急就章”式的制作流程,以及靠打广告赚钱为目的的“马拉松”式的播放模式,很难与戏剧家们“十年磨一戏”的精神气韵、创作态度以及产品质量相匹配了。

  故而向戏剧工作者们,顺致敬意!

  四

  如果说,花果乃尤物,戏剧甚爱之,那么,诗词歌赋则更是将它视为宠儿,难舍难分了。这里诗经楚辞、唐诗元曲我不讲,单以两首宋诗(或为打油诗)为例,看它在叙述一段风流韵事时,是如何亲热它的吧。

  北宋大词人张先(990年-1078年),字子野,湖州人氏,活了88岁。诗词与柳永、晏殊同名,留有“云破月来花弄影”等名句。他虽比苏轼大出47岁,但二人志趣相投,吟唱往还,成了忘年之交。

  据《宋史翼》载:张先耄耋之年,仍诗酒风流,安享艳福,于80岁时迎娶了18岁美女惠惠为妾。苏轼和朋友们前往庆贺,掏问老前辈得此美眷,有何感受?张先便现场吟诗一首作答: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为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又隔中间一花甲。”

  苏轼听后,连声称好,声言自己也有一诗,本想献上,又恐冒犯,不知如何是好。张老先生说,不妨事。苏轼便念将起来: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张先听后,大笑不止。于是,形容老夫少妻的名诗“一树梨花压海棠”就此诞生了。细一嚼磨,到底为大文人所作,神韵十足,切题风雅。首先,老先生高龄娶妾,证明身体康健,精神旺盛,生活富有,后生理当庆贺,此诗恰好饱含贺意,让人喜悦。其次,诗句以花木寓伉俪,梨花为白色,海棠为红色,正好暗示了老夫少妻发色与肤色的差异,对比鲜明,又和谐统一。再则,此诗表现的是晚辈对长辈的艳羡,不便明言,于是以花喻人,言在此,意在彼,虽不说透,却又心知肚明,情当以堪。当然,诗中那个“压”字,意丰妙极,恕不赘言。

  总而言之,花木果品中的美学含量、文学含量、人文含量,比起花木水果自身生物意义上的营养含量与成分来,毫不逊色什么。

  花也灼灼,果也夭夭。我们无论何时何地赏花品果时,切不可忘了它的多种养分、丰富内涵、历史文脉啊!

  谢谢,天人感应的造物主!

  (2014年5月13日)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重庆警备区政治部原主任,少将军衔)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