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重现精神与梦想的价值(林皆凯)

——读郑雄长篇纪实文学《中国红旗渠》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12日09:28 来源:中国作家网 林皆凯

  当今中国人太现实了?由法国市场调查公司益普索(Ipsos)开展的一项针对财富观的调查显示,在调查覆盖的全球20个国家中,中国受访者中用财产来衡量成功的人数比例名列榜首,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这项调查的准确性与说明什么问题可以另当别论,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在有所得的同时,也在有所失。这是一个怀疑的时代,以至于怀疑既往的一切,我们变得淡忘,我们忽视过去,甚至因不相信曾真实存在过的一切而陷入了历史的虚无。这是一个需要呼唤精神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重拾理想的时代。从这个角度观察郑雄《中国红旗渠》(河南文艺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的写作动机以及叙述方式,就不难发现此书与这个时代、与这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构成了一种富有张力的对应关系。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很长。它以浊漳河为源,在山西省境内的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截流,将漳河水引入林县(今林州)。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河南林县人民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时隔半个世纪,作者将关注的目光重新投向了当年业已充分报道宣传过的红旗渠,并非重炒冷饭,简单地再报告一遍,而是充分发挥纪实文学的特长,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的考证、梳理和现场调查,从红旗渠策划者、建设者、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那里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透过历史的表相,深入历史现场,通过还原修建红旗渠的历史背景和红旗渠工程艰难的推进过程,为今天人们看待红旗渠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提供了有意味的历史通道,实现了当下语境中历史和读者的双向对话。

  《中国红旗渠》的谋篇布局、介入角度、叙述语言,构成此书回望、沉思的叙述基调,作品重点已非事件本身的新闻性,而是红旗渠精神的当代意义。作者全景式再现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全过程,笔力侧重于描写红旗渠精神诞生的前因后果、脉络走向,以及红旗渠精神是如何发展丰富升华的,刻画了红旗渠人的精神世界,再现了最可贵的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正是这种红旗渠精神支撑了红旗渠的建设者们,在艰难岁月完成了一项不可思议的工程,让不可能成为了可能。而这种精神不只在当代中国那个特殊的年代,在河南林县这个小小的地理单元孤立地存在,而是存在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存在于中国人的精神血脉里。说到底,它依然是中华民族世代流传的民族精神的底里,也是支撑着这个民族生生不息走向强大的根本。因此,再现红旗渠精神就有了更为明确的现实意义。

  在作者的笔下,红旗渠不单单是个经济或政治符号,而是当代中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之间关系的一种内涵丰富的折射。红旗渠的兴建是河南林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存能量的一次集中释放, 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干部作风、革命精神等十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红旗渠不再仅仅是红旗渠,而是“中国红旗渠”,红旗渠精神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现在有些人似乎太理所当然地对过去的一切都抱一种虚无、不屑的态度。牺牲、奉献、坚韧、团结、协作、不畏艰难以及全局观……很多正面的词汇和理念已经或正在从人们的视野和内心淡出,当下社会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正能量从哪里来?从历史而来,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里来,《中国红旗渠》诉说着坚守的必要,诉说着个体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至关重要的互为依存的关系,呼唤着一种永远不会过时的属于中国,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重现精神与梦想的价值。

  近些年来,纪实文学在蓬勃兴盛的同时也遭遇发展的瓶颈,泛娱乐化,追求片面的深刻和真实,失去思想的锋芒而热衷于琐碎的考证揭秘……正在侵蚀着纪实文学的健康写作。读史以明智,当读者翻开一部纪实文学作品时,浅显的娱乐和片面的宣泄固然能满足部分人的需求,但我相信,更多的读者希望从纪实作品里获得的,是迎接现实和未来的力量。《中国红旗渠》引导读者再次进入那段已经陌生了的历史,让读者回望历史的同时也是回望自己的内心,让内心与历史直接对话。因而,这样的作品是有着精神力量的作品。它显示了作者的担当、敏锐与热情。一个冷漠的没有理想信念的作家终究是不会写出好作品的。如何保持纪实文学的真实性与文学品味,如何打通历史与现实,如何从过去汲取文化、精神的营养,获得梦想的力量, 在这些方面,《中国红旗渠》的写作是一个积极的开拓,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