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黎烈文今年一百一十——以《中流》半月刊为中心(陈漱渝)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09日10:54 来源:中国艺术报 陈漱渝

  安葬鲁迅时共16位抬棺人,其中有一位叫黎烈文。他是教授,经鲁迅挚友许寿裳推荐,曾在台湾大学文学院西洋文学系执教20余年。他是翻译家,对日本文学和法国文学研究颇深,翻译过《红与黑》 《法国短篇小说集》 《梅里美选集》 《红萝卜须》《两兄弟》等法国文学名著,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冰岛渔夫》 。他是编辑家,主编过《申报》副刊《自由谈》 《改进》半月刊(月刊) 、台湾《新生报》等。他广为中国大陆读者所知,则主要由于他在《自由谈》主持笔政期间跟鲁迅关系密切。他的编辑业绩跟鲁迅的文学业绩相互辉映,成为了一段文坛佳话。黎烈文1904年5月18日(农历4月4日)出生在湖南湘潭,今年是他的110周年冥诞。

  黎烈文跟鲁迅相识相交是在1933年至1936年。据《鲁迅日记》统计,在这三年中,他跟鲁迅的交往多达200余次,黎烈文致鲁迅信73封,鲁迅致黎烈文信80封(现存32封) 。黎烈文主编《申报·自由谈》时,鲁迅共投稿135篇,平均每月7篇。可以说,鲁迅的杂文集《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就是他们友谊的见证。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上海文艺界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黎烈文跟鲁迅立场一致,观点相同,互相支持呼应。著名的《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就是由黎烈文、巴金分别起草,鲁迅修改合并,文字难分彼此。这是友谊深厚的一种最高境界。下面,试以黎烈文主编的《中流》杂文为中心,补充介绍一些有关情况。

  《中流》是一种文艺半月刊,1936年9月5日创刊于上海,“中流社”出版,黎烈文主编,上海杂志公司发行, 16开本。1937年8月5日出至第二卷第十期终刊,共出22期。这是一份在抗日救亡运动高潮中创办的刊物,也是鲁迅用最后的心血浇灌的一份刊物。当然,鲁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得到了这份刊物的相应支持。

  鉴于鲁迅身体状况差,黎烈文原本只希望鲁迅将《 〈呐喊〉捷克译本序言》交他发表(后刊登于第一卷第四期) ,没想到鲁迅连续将他的几篇巅峰之作也都投寄给了《中流》 ,其中包括《 “这也是生活” ……》 (创刊号) 、 《死》(第一卷第二期) 、 《女吊》 (第一卷第三期) 。鲁迅还专为《中流》撰写了七篇题为《立此存照》的补白。为此,黎烈文在《编后记》中郑重地表示了谢意。也正是因为《中流》刊登了这些佳作,所以创刊号出版几天就全部售罄。鲁迅在《中流》发表的文章还有校勘的价值。比如鲁迅的《 〈呐喊〉捷克译本序言》在《中流》第一卷第四期发表时,原题为《捷克文译本〈短篇小说选集〉序》 ,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时标点、文字有多处修改,如将“近几年”改为“前几年” ,将“因为我们都走过艰难的道路”改为“因为我们都曾经走过苦难的道路” ,值得我们在阅读文本时留意。

  在《中流》创刊号,黎烈文亲笔撰写了一篇《献词》 。这篇《献词》虽然只字未提鲁迅,也没有直接引用鲁迅的只言片语,但字里行间又无不体现了鲁迅的文艺观。比如第一段说明《中流》是“侧重杂文随笔的刊物” 。这正是鲁迅的主张,跟鲁迅十年前创办《莽原》周刊的宗旨一脉相承。第二段表示欢迎文艺范围之内不同题材的作品,为读者提供一桌百味杂陈的筵席。这也就是鲁迅历来对文艺家的要求: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随意选择自己能够驾驭的题材,能写什么,就写什么。第三段特别强调“绝不向一切作家指定某种心的主题” ,这正是鲁迅跟“国防文学”倡导者的重大分歧之一。鲁迅在给黎烈文投寄的《 “这也是生活” ……》一文中讽刺道:“作文已经有了‘最中心之主题’ :连义和拳时代和德国统帅瓦德西睡了一些时候的赛金花,也早已封为九天护国娘娘了。 ”这正表明了在“两个口号论争”中鲁迅跟黎烈文立场的一致性。第四段指出并非大题目也可反映时代的苦闷,写文章不一定要“激昂慷慨,或者痛哭流涕” 。鲁迅也一直反对“先前虚伪的‘花呀’‘爱呀’的诗,现在是虚伪的‘死呀’‘血呀’的诗” 。 ( 《两地书·三二》 )鲁迅和黎烈文文章中这种不露痕迹的共鸣,充分表现出两者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关系。

  鲁迅认为,战斗的作者应该注重于论争。 《中流》杂志旗帜鲜明地贯彻了这一主张,在攸关是非的问题上毫不吞吞吐吐。粗略归纳一下,在《中流》创办的十一个月中,开展的大论争至少有五次。刊物在这五次论争中所坚持的立场也就是鲁迅的原则立场,所表达的观点都符合鲁迅的基本观点。

  鲁迅去世之后,不少报刊都刊登了相关报道和悼念文章,如《作家》 (18篇) , 《光明》 (27篇) ;而以《中流》刊登的文章最多(三期共44篇) ,质量最高。像许广平的《献词》和《片断的记述》 ,茅盾的《学习鲁迅先生》 ,巴金的《一点不能忘却的记忆》 ,阿累的《一面》,胡风的《悲痛的告别》 ……,就都刊登于《中流》杂志。黎烈文的悼文题为《一个不倦的工作者》 。他动情地写道:“别人不过从鲁迅先生的著作受到他的影响,而我却是近几年来常常在他家里走动,当面受着他的教益,得到他的鼓励的一人,望着那静静地睡在许多花篮花圈当中的他的遗体,再回忆着那永远不能够再听到的但又仿佛还在耳畔的他的谈笑,我无论如何也不愿设想鲁迅先生已经死去……”

  现在,听说通过海峡两岸学者的共同努力,已经出版了《黎烈文全集》 ,黎烈文的主要著作和翻译都已公诸于世,供读者阅读和研究。还有没有未收入“全集”的佚文呢?揆诸常理,应该还有。比如, 《中流》杂志刊登的再版《冰岛渔夫》广告,就很可能出自黎烈文的手笔:“ (法)罗逖是以描写异国情调著称的印象主义作者,文章雋丽而飘逸,令人百读不厌。本书描写冰岛渔夫和悲惨的生活挣扎,和残酷的命运搏斗,尤为罗逖一生的杰作。 ”这应该就是黎烈文对此书原作的精到评价,也是他翻译这部小说的初衷。 《崇高的母性》广告也应如此:“此书为作者近年来所写散文。虽系‘身边琐事’之作,多为人类至情之文。凡看厌了时下‘战士’的人身攻击的文字,想换换口味,谈点纯洁、真挚的抒情作品者,不妨拿拿看看。 ”我认为这段文字也符合黎烈文的观点和文风。至于《中流》 “编后记”一类文字,当然也应出自主编黎烈文之手,不知全集的编者是否已经收录?

  1937年8月5日, 《中流》第二卷第十期为“抗敌专号” ,也即是终刊号。黎烈文在“救亡呼声”栏目发表了《抱定牺牲的决心》一文。当时正值卢沟桥事变之后,古都北平一夜之间拱手让于日寇,黎烈文异常悲痛,异常愤慨。他指出大片国土沦丧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抱定牺牲的决心。他呼吁政府明白宣示:“在不曾收回所有的失土之前,有再主和误国者,当处死刑! ”这就是黎烈文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的立场和态度。1937年8月22日, 《中流》与《文学》 《文季月刊》 《译文》合并,创刊《呐喊》周刊,仅出两期; 9月5日改名《烽火》周刊,共出20期。黎烈文与茅盾、巴金一起,继续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奔驰呐喊,为抗日战争的烽火不断增添着精神的燃料。他们共同的精神旗帜就是鲁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