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张欣的底牌(江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09日09:33 来源:中国作家网 江 冰

  我把张欣新作《终极底牌》看做一个类似俄罗斯套娃的故事,它属于葫芦丝结构,葫芦有两段,但它们是一体还是两者呢?之所以这样说,因为作品是从“90后”中学生的生活进入都市叙述,以花季少女的中学生活开场:少女的怀春、师生的代沟、升学的压力、当下中学生活的核心冲突,以及家庭的变故、亲人的纠葛、父母与子女的代沟——你会以为是一部关于中学生青春成长的小说。代沟的彰显构成长篇小说前半部分最精彩的部分。

  “这是一场战争,而且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向父母公开宣战。没有硝烟炮火,血雨腥风,我们三个人都温文尔雅,表面上一切照旧,每个人该干吗干吗。但是真正的局面是他们说他们的,我干我的。”优秀生程思敏的觉悟和叛逆,直击当下中学教育以升学率为指挥棒的社会问题。青春花季在极端功利的教育中被摧残。作品同时也涉及了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单亲家庭的心理伤害。两位着墨最多的中学生崖嫣和张豆崩都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很深,情节也借此铺陈。少女的心思细致入微,情感描写栩栩传神,既有“90后”的特点,又有广州都市的影子——张欣对广州都市是实写而非虚写,中学生生活已经融进了大都市的繁华与喧嚣。但这只是作品“葫芦丝结构”稍小的一段,重点却在稍大的后半部。从少女崖嫣初恋对象美术老师江渡身上,牵出了关于底牌的那个悲壮的人生故事,而纠葛就在他们父母一代的前情往事——这是张欣的用力所在。

  一个革命时代的故事,在都市言情小说的路数上推进。我佩服张欣讲故事的能力和对叙述节奏的把握:时断时续,时紧时松,时缓时急。江渡养父的人生故事由隐而显,渐次水落石出,最后推出关于情义、关于责任、关于诺言的“终极底牌”。引发我兴趣的是作家的立场——作家竭尽全力在说服读者:两代人共有一副底牌,并且弱弱地说:她是终极的。我却读到一种悲壮:游走在“过去”与“当下”历史间隙中的作家,在竭力地拉扯一根红线,但“传统的红线断裂”了。这是严酷的事实,是许多人不愿意面对的事实。

  人类总把一些平常人忽略的、再现“历史记忆”的任务丢给作家艺术家,这大概也是小说家存在的理由与使命之一。也许,他们在照亮“过去”,在唤起记忆;也许,他们在解释世界,并期望建立某种联系,以求两代人的和解。但殉道者父亲命运的不堪又似乎在暗喻过去人生“珍宝”的黯淡,他似乎无法给我们的“未来”提供光芒。也许,关于这一点,作家也是犹豫不决的,因为象征悲壮奉献者前半生的小提琴被沉入江底,告别正常人生的代价就是成为一位痛苦的“殉道者”。这样的选择真的值得吗?她在世俗层面上的合理性与精神层面上的价值,是否具有一种悲壮的力量?我们对于父辈抑制个体满足某种伦理的牺牲,真的信服吗?我陷入了沉思,也感受到作家的犹豫和无力。

  在我看来,如何讲述过去已然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一个民族假如无法理直气壮、光明磊落地讲述过去,那么,他就很难与下一代儿女建立血缘一般的联系。假如,我们无法解释过去、解释命运,我们就很难批评下一代的普遍“无意义感”。珍宝沉默不语,是因为他无法照亮未来。两代人的和解何其之难!张欣的犹豫徘徊着实可亲,张欣的用心用力着实可敬。

  我们真的拥有共同底牌吗?这是一个时代无法回避的话题。张欣在想,我在问。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