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土地:关内移民的生存乐园和精神图腾(韩耀旗)

——关于长篇小说《皇天后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08日10:47 来源:吉林日报 韩耀旗

  清朝末年,关内向关东大规模的移民迁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的热播,使这一历史事件以审美的形式,再一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冷言、雪峰创作的反映山东移民生活的长篇小说《皇天后土》,可以说是《闯关东》的文字续集。

  小说以韩夏氏带领一家人舍生忘死的迁徙历程为线索,展现了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洮儿河畔中华民族与异族入侵者、呼力营子村里的劳动者与剥削者、共产党政权与反动复辟势力之间,围绕土地展开的矛盾和斗争,塑造了韩夏氏、韩老四、韩尚志、辛文德、吴俊升等艺术典型,又一次艺术地再现了这段波澜壮阔的百万移民闯关东的历史,揭示了只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才能真正解决劳动群众的土地问题的深刻主题。

  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是生命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一个民族和一个人要想存活发展,必须拥有土地。韩夏氏一家为了在荒馑之年不被饿死,被迫放弃自己的故土,来到了洮儿河畔的呼力营子。她们一家首当其冲要面对的,就是吃饭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有自己的土地。关东的黑土地,使韩夏氏情牵梦绕,第一次见到黑土地时,她抓了一把土长久地闻着。垦荒时她对儿子们说:“孩子们啊,你们一定记牢实喽,给命靠爹娘,活命靠土地,闯得关东才有好日子。咱娘几个看着是在刨地,说到底是在刨一口吃食,刨咱一家老小的命啊!”小说中有一个情节,韩老四的媳妇韩刘氏在生下第三个孩子后,竟能吃土块。这个有些魔幻味道的情节,是有深刻寓意的。

  寄身于地窨子的韩夏氏,带领儿女们披星戴月、含辛茹苦地在荒原上开垦,经过两年的奋斗,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十八垧地。韩夏氏一家开垦出这么多土地,百万山东移民该会开垦出多少土地啊?闯关东的移民历史功绩之一,就是对东北土地的开发。

  韩夏氏两次开发出的土地,不是被财主巧取,就是被官府豪夺,她临终之前还惦记着被霸占去的土地能否归还给她们家,她对儿子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咱家最大的事就是置下自己的地”。她的继承人韩老四继续拼搏,开垦出的土地也得而复失。直到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才使她们家和千百万农民实现了有土地的梦想。

  文学的力量在于用形象的方式记录历史与现实,文学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塑造典型,典型人物形象昭示着作家的文学理想和道德判断。在《皇天后土》中,作家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从闾巷草民到庙堂显贵,从共产党干部到土匪首领等等。韩夏氏是作家精心塑造的典型人物之一,是劳动人民的化身。她勤劳善良,勇敢坚毅,乐观睿智,生活的磨难和丰富的阅历,不仅改变了她性格的某些方面,而且也让她成为足智多谋的群众领袖。从这点上看,她是爱·摩·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里分析的性格复杂的“圆形人物”。她在韩家遭到清兵洗劫后,粮食被抢、土地被夺、大儿子被杀的劫难中,仍然坚定地奔向生活的目标,带领儿女们继续开荒。当呼力营子饥荒发生、人们即将被饿死时,她组织和带领村民到辛文德囤积粮食的秘密地点抢粮。有人害怕担心时,她大义凛然地说:“没事的,要出了事,你就把罪推到我身上……反正咱这脑袋也不金贵,搭就搭上吧。”

  作为共产党专员的韩尚志,是作家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的革命英雄形象。他在学生时代就加入了共产党,在敌人严刑拷打之下宁死不屈,足智多谋地在敌人心脏里开展情报工作。回到家乡后,带领白城地区的军民抗日、剿匪、平叛、搞土改。他的情怀和功劳,是母亲韩夏氏理想的落实和升华。

  所谓文学创作的实际成绩,就人物塑造而言,不是指人物位置的重要程度,而是指人物塑造的真实复杂程度。与韩夏氏和韩尚志比较起来,韩老四不算最重要的人物,但是塑造得比前者成功,比前者有深度。作为韩家后来的掌门人,他没有辜负母亲的厚望,使韩家第四次有了十多垧土地,还有几大槽骡马,并破天荒地雇了两个伙计。但是,随着日本开拓团的到来,韩老四的家业荡然无存。在修飞机场出劳工时,他秘密地杀死了一个日本鬼子后成功逃跑。在与辛文德的对立和斗争中,他始终发挥着领导者的作用。但是,在辛文德与他家联姻的阴谋中,他却就范了。当他知道烧杀抢掠的胡子头王魁武是他三哥韩国栋时,在狱中与王魁武对饮叙旧,心中充满了惜别之情。当辛文德向共产党和农会干部疯狂反攻倒算失败后,韩老四在处决辛文德之前还到狱中探视。鉴于辛文德的女儿是韩老四贤惠的儿媳并死在韩家,他向辛文德表示说,自己的儿子韩尚志有些地方对不住你们辛家,并答应为辛文德收尸。作家在塑造韩老四这个人物时,既充分展示了阶级觉悟的一面,又真实地揭示了他复杂人性的一面。

  就这部小说的结构而言,颇有些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的味道。小说有几条线索:一条线索是,呼力营子内部以韩家为代表的劳苦大众与辛家为代表的封建土地领主之间的矛盾和纠葛;再一条线索是,中国政权的地方当局对陶克陶胡、乌泰等内外蒙叛乱势力的斗争和追剿;还有一条线索是,共产党领导抗日斗争与土地改革运动。这三条线索虽然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但是情节又有着各自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每一条线索虽然都朝着一个共同的故事结局发展,体现一个总的主题,但是每一条线索又有着自己的主题思想。正如有的学者归纳的那样:“每一种思想又代表着整个一个人,这些思想有着自身存在的充分价值,它们各自独立,互不

  融合,组成了真正的复调。”(谭善明、杨向荣:《20世纪西方修辞美学关键词》)这种复调小说,强化了文本的主体性,开拓了读者参与创作的空间,增强了作品的内容广度和思想含量。

  《皇天后土》还十分注重情节艺术,在故事悬念中体现出审美理想。这一点很像影视剧,融进了“危机的艺术”元素,注意矛盾之间的因果和递进关系,每一次冲突都源于上次冲突并引发新的冲突,后来的冲突比上一次更加激烈。例如,在呼力营子以韩家为代表的劳苦大众与辛文德始终处于对立地位,韩家要开垦出自己的土地,辛文德千方百计地要侵占;劳苦大众要温饱,辛文德囤积居奇要饿死大家;韩夏氏带领大家抢了辛文德的粮食,辛文德伺机报复;内外蒙封建领主叛乱势力要剥削和镇压蒙汉劳动群众,辛文德就依靠和勾结这种势力来保护自己的地位和财产;农会吃了辛文德的“大户”并分了他的土地,辛文德在反攻倒算时残忍地用“马拖”和“冻冰溜”的手段杀害了区长闫群昌、民兵排长包斯亮、农会干部鬼二等人;在最后的危机关头,是共产党带领群众彻底消灭了这股反动的封建势力。

  在组织情节中,小说还使用了“陡转”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是在故事发展的进程中,方向陡然逆转,出现了使人意想不到的结局。例如:辛文德追随乌泰叛匪逃跑被吴俊升带领的官兵追上了,士兵的枪口对准了他的脑袋,辛文德以为自己马上就没命了。然而,士兵并没有杀他,而是去抢他车上的财物。当辛文德送给吴俊升五百垧土地和一千垧草原的地照后,他却与吴俊升成了朋友。这种“陡转”艺术手法强化了情节的力量,给读者送去了新的审美期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