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教师本色中国心———菲律宾华文教育点滴(黄炳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06日10:47 来源:人民政协报 黄炳辉
▲《浮生剪影》▲《浮生剪影》

  编者按:

  本文作者为厦门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授,他曾多次赴菲进行文化交流。本文节选自他近日出版的《浮生剪影——一位耄耋老人的自白》一书,题目为编者加。

  出于40多年教师生涯的责任感,也出于继承先父服膺华校的心愿和对华文教育现状的体验,在菲律宾讲学期间,我和侨中学院、华文教育研究中心接触越来越多。打从我第一次到雅典耀作短期讲学,成立不久的华教中心就热情邀我到侨中讲“唐诗阅读与欣赏”。讲解读诗三结合:诗和史结合、诗和论结合、诗和哲学的统一;读诗三方法:一以贯之、进得去出得来的方法;共鸣——心灵的碰撞的方法;爱——一匹脱缰的野马的方法。此外,我还讲了唐诗中有“生命的咏叹调——肉与灵的体验”,“孤独———寂寞苍凉的歌”。这篇1993年的讲稿,在1999年秋天经过补充修改,在菲律宾亚洲作家协会再一次讲过。1996年在计顺菲华期间,时逢菲律宾华校的教师节,我有感华文教育的现状,写了《教师节与华文教育》一文,提出:“为了振兴衰微中的华文教育,华文界的有识之士,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倡尊师,斥巨资,至诚孤诣,用心良苦。作为华文教师,肩负华文教育的重任,值此教师节不能不面对华文教育的实际,内省自责,展望未来,奋起改革。”在文中,我指出“华文教育的深重危险”的外部原因:从华社整体来看还不十分被重视,商会投入经费不足,菲律宾行政、经贸等文件用的是英语,菲律宾大学入学考试不考华语,大学也无华文专业或相关选修课,华人家庭把子女交给菲佣照料,家庭日常用语是菲语,家长迁就孩子习惯用语,也没主动教孩子华语。内在原因是因循守旧,不思改革,不重教学效果,而重轻易得来的虚假成绩,不切实际的陈旧教材,教师待遇低微,师资素质有待提高等等。在文章中,我建议“纳入竞争机制是华文改革的关键”,奖优汰劣,在物质上精神上给优秀教师以奖励,工资等级评定不以教龄长短论定,而以教学效果分上、中、下加以区别评定,校长要采取公平、公开的原则选拔聘任;要采用适合于学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公共生活的教材,适合各年龄段对上述三类学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公共生活的教材,适合各年龄段对上述三类生活内容的熟悉程度选择或编写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要少讲,让学生多练,采取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式。

  这篇文章在菲律宾《商报》发表后,侨中和华教中心的同仁都很赞许,彼此对华文教育的心更拉近了。1996年底,我应邀参加侨中建校75周年校庆,得到侨中学院董事会陈本显、蔡国明、庄中坚、杨美琼等领导,校友会诸同仁,颜校长、沈文、黄端铭等友好的欢迎,相聚越亲,相知越多,感情越浓。情到笔随,我写下《我和侨中——祝侨中七十五周年华诞》,发表在《商报》上(收在我的《旅菲文史随笔》中)。我谈到和侨中交往的经过,谈到对侨中精神和品位的认识,谈到侨中提高教学质量的两大措施:编一套切合实际的教材,加大培养师资的力量。我称赞侨中对菲律宾华文的改革。侨中编写的新教材被菲律宾许多学校采用,且最先采用汉语拼音和简体字。华教中心出版刊行的《华文教育》月刊从1996年始至今已16年,刊行近200期,出版教育、文化书籍几十部。华教中心越办越红火,组织大马尼拉华校联合会,近20所学校参加。首任会长爱国中学校长陈金灿,第二任会长百阁中学校长林文诚,现任会长计顺菲华校长李淑慧,他们经常在菲律宾山顶州府举办华教研习会,并多次承办中国国务院侨办或国务院汉办的汉语水平等级测试、中华文化知识竞赛,并支持多次主办或承办华裔学生暑期夏令营到北京、上海、青岛、厦门、泉州学习中华文化和汉语。

  我在VICTORY胜利街住了大约1年,教完陈永栽先生的儿女们以后,陈先生让我搬往他所在的达必丹街斜对面的一座宿舍楼里住,让我陪他读中国古代文史哲方面的书。陈先生经常出国,我闲来无事,喜欢和华校老师交流。除了常去侨中和老朋友叙谈,还经常和计顺菲华的一些教师、爱国中学校长陈金灿博士、百阁中学校长林文诚先生等,特别是和光启中学华文部主任余莉莉老师和陈根娥老师交往。

  我和她们两位可以说有点缘分。余老师是北京人,操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在京从事文艺工作。她丈夫是菲律宾华人,在北京与她邂逅便穷追不舍,前几年娶她来马尼拉。我在北大进修2年写歌剧3年,因此有共同话题。她请我到光启给华文教师开讲座,我很乐意。讲座内容是闽南话和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解决讲不准普通话的疑难,我刚好给陈永栽先生的孩子讲过闽南方言特点,对这方面很熟悉。光启老师很难掌握,我用对应规律和声旁辨别加以说明,强调勤练习就能解决闽南人说普通话的难点。

  陈根娥老师的住家与我的新住家很近,只需步行十几分钟。我与她认识是在一次全菲华文老师论华文教育改革和实践的文章评比中,她的文章得了第2名。第1名是蜂省大同中学校长陈宣权老师,后来我们也成了好朋友。陈宣权老师和陈根娥老师和华教中心的颜长城、沈文、黄端铭老师一样,是菲律宾少有的用心长期实践于华文教育改革的先锋人物。陈根娥老师主编的《中国历史文化概略》,是一部适应华裔子弟文化背景、认识范围、知识水平和华语能力的教材。从学生的需要和可接受的教育原则出发,突破台湾编的旧教材的系统性、艰深性和脱离菲律宾实际的不可接受性的约束。因为这部教材因地制宜地体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在菲国和菲华社会的存在,才被华裔学生所接受。我以这种感受和认识,写了一篇《菲律宾华教的可喜苗头》刊在2000年9月22日的《世界日报》上。

  我初上的协和大学,是福建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该校负责海外教育的副校长李敏教授、海外教育学院院长沙平教授来菲访问,让我协助福建师大来菲的汉语志愿者,我很高兴。一则菲律宾华文教育现状堪忧,大陆学生的到来恰似一股新鲜活水慢慢激起华文教育的活力;二则他们还认我是校友,副校长、院长亲自造访,感到脸上有光,况且多一些大陆来的年轻人,我在菲律宾更不会孤单,而且我这个人就喜欢和年轻人交往。陈永栽先生是菲律宾著名华人企业家,他心系中华文化,情牵华文教育。在菲律宾华界号召使用汉语拼音方案和简体字,马尼拉华校几乎都有陈永栽捐献的操场、礼堂、教室。当他听到大陆学校要派人来菲交流华文教育,自然十分高兴。我提出的要求,他十分热心地接受,陈先生办事从不拖泥带水而是干净利落,答应的事就马上办,效率极高。2002年,福建师大第一批汉语志愿者来了,隔年又增加到三十几位。

  福建师大一、二批志愿者共五十几位,领队是范启华、章石芳这对年轻能干的夫妇。他们活动交际能力很强,来后不久局面就打开了。各地华校传来志愿者现身华文教育、任劳任怨取得佳绩的好消息。小章还在中正学院大学部任教,推动中正学院和福建师大的联系,支持汉语志愿者的工作。小范的足迹几乎踏遍菲律宾山顶州府的华校,了解志愿者的生活、工作,深入调查研究,找出华文教育改革的症结,提出改革的路向和方法,视觉敏锐接触到每一改革的细节,把在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体会写成《华教耕耘路》和《华教纪实与思考》两部富有理论性、实践性的著作。我为他们的著作写了一篇《滋兰培蕙、芳菲菲于千岛》的序。他们还举办中华文化图片巡回展,创办《汉语拼音报》,陈永栽先生看过很高兴,曾宴请了这张小报的编辑人员。在陈永栽和商总的支持下,福建师大在菲律宾的交流从华社走向菲律宾主体社会,我为他们高兴和祝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