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清明是个文化节日(艾里香)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03日11:09 来源:吉林日报 艾里香

  现在,清明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它既有祭奠先人的悲情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清明还凝结着中华民族敬天尊祖、看重血脉、讲究孝道的民族精神。在书香中传承清明文化,成为现在最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之一。

  传统习俗中的清明内涵

  清明节是一个欢乐与伤情共存的节日。彭国梁、杨里昂主编的《我们的清明》里说,清明节里的扫墓、祭奠,昭示着血脉的继承,让年轻一代知道敬老尊贤、慎终追远。清明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打马球、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其实民间长期有着清明踏青的习俗,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极其生动地描绘了宋代清明时节,京都人民踏青郊游,市集买卖的热闹情景。而这,又体现了“我们的清明”这一主题。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丛超编著的《清明节》一书,从多个角度讲述清明节习俗及文化内涵。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又是中国人集体表达对生命敬重之情的共同时刻。人们在清明缅怀先人,沉静思索,追古怀远,追寻春天新的希望。

  清明节作为中国忠孝文化的载体,对家庭的尊崇,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使其在我国民俗节日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阎建滨的《清明旧事》一书,介绍了清明节的节日特点以及习俗,比如放风筝就是清明的重要风俗,有着放走秽气的良好祝愿。清明的核心是缅怀先祖,每逢清明时节,那种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前往亲人坟茔扫墓祭祖的感人场面,那种年年岁岁“生死两相隔,思念无尽时”的痴痴怀念,都是国人对祖先表达感恩和追念情愫的最真挚的情感宣泄。

  多样式的清明文化传承

  清明节是民间重要的“八节”之一,清明诗词就是独特的纪念方式之一。《清明诗词》一书,则选录清明诗词曲近八十首,加以注释和赏析。清明节俗之所以能历久弥新,是因为它符合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敬畏先灵、珍惜现世的共同心理需求,而正是这些诗词,真实地呈现了这一民族心理的积淀过程。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身份、是标志,更是根基、内核。知名作家冯骥才主编的《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指出祭奠、缅怀、感恩、追思,踏青、折柳、沐浴、吟咏……发轫于悠远历史深处的清明文化,饱含着中国人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对人间大爱的珍视呵护,对人生价值的道德判断,对文化理想的不懈追求。千百年来,清明文化的精神信念,被一代代中国人铭记、传承、光大。而今,当代中国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正在赋予清明节更多的思想意蕴与现代活力。

  蹴鞠是古代清明节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刘祝环、李永洪编著《蹴鞠天地人》,介绍蹴鞠的文化历程。蹴鞠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后来逐渐传入民间,并且因为其娱乐性和对抗性逐渐被市民接受,开始流行开来。但最终得到普及并逐步规范,则是在西汉时期,而唐宋时期最为繁荣。

  快乐温情中的清明传承

  古人过清明,不但热热闹闹,甚至是喜气洋洋。张岱的《陶庵梦忆》以“扬州清明”为题,描述了当时扬州清明郊游的盛况:“是日,四方流寓及徽商西贾、曲中名妓、一切好事之徒,无不咸集。长塘丰草,走马放鹰;高阜平冈,斗鸡蹴鞠;茂林清樾,擘阮弹筝;浪子相扑,童稚纸鸢。”真正是既怀念了先人,又在暖风里愉悦了身心。

  清明在现代文化人的笔下,也独具温情的韵味。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里,写清明就显得轻松温暖多了。他说,如果排除掉感情上的因素,扫墓其实也是一件“有趣”的事。他在书中详细描写过绍兴扫墓的风俗:“清明前后扫墓时,差不多全家出发,旧时女人外出时颇少,如今既是祭祀,并作春游,当然十分踊跃。扫墓时候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平时,人们忙于各自的事业,无暇去野外游逛,只有在扫墓的时候才可以聚集在一起出门,这大概也算是“片刻的优游”了吧。

  清明有时也是一种乡土民俗。丰子恺在《缘缘堂随笔》中,写清明祭奠时要念祝文,然后还要将祝文烧掉。乡间平常一般都是对着坟碑说一声:“某某啊,谁谁谁来看你了。”桌上各摆一份餐具,虔诚作揖恭请,培新土,烧纸钱,祭山神,最后要“点地一杯”。扫墓时,多是一群亲属共同步行前往,孩子还骑在大人肩上,一路上嬉戏玩耍。但到了墓地则应严肃如仪,抛却一切杂念,专心祭祀,如有吵闹就会遭到呵斥。这尤其会在儿童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民族的传统就这样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总之,清明节就是一种丰富多彩的春日娱乐。讴歌春天,尽情欢乐,身心健康,才是清明节最重要的文化主体。同时,还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弘扬珍爱生命、呵护大自然、维护环保成果的精神,光大中华民俗文化的魅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