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后春晚的时间与空间效应(怡梦)

——若干春晚节目辐散为公共话题的观察与思考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17日10:39 来源:中国艺术报  怡梦

  “时间都去哪儿了” “扶不扶”“符号中国” ……出了正月,这些马年春晚节目的名字依然常见于微博话题榜、常闻于人们言谈中。在今年3月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它们也经常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相关话题时的谈资。它们不仅是节目的名字,还是与之相关社会话题的代称;人们的讨论也不限于节目本身,而发散成为具有公共性的探讨,并未停留在对节目内容的肯定上,而是在现实层面有所折射。今年的“春晚效应”比起往年来,不仅时间持久,而且突破了娱乐、文艺层面,涉及更广泛的领域。春晚火了话题,而非火了明星,这一现象值得思考和总结。

  一些节目并非第一次与观众见面,却因春晚中的亮相,获得了持续的关注。比如《时间都去哪儿了》本来是电视剧《老牛家的战争》片尾曲、电影《私人订制》插曲,电影上映时,曾遭观众吐槽,引发微博骂战,但大家对其插曲几乎只字未提。这首表现父母之爱的歌曲登上春晚,以北京女孩赵萌萌从小到大与父亲的30张合影作为舞台背景,被观众评为“马年春晚最催泪节目” 。元宵晚会上,这首歌又由赵萌萌和歌手王铮亮共同演绎。2月初,习近平主席应邀参加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期间,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提到了这首歌曲,他说,今年中国春节晚会上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的时间都被工作占去了,目前我的爱好得不到时间的保证。2月中旬,媒体公布习主席漫画形象,也以“习主席的时间都去哪了”为题。2月底,央视新闻联播《走基层·百姓心声》栏目推出专题,随机采访广大老百姓“您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得到的回答多与“工作”有关。在这个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一句“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间的焦虑,但是我们也知道了无数各行各业的人们为了曾经的付出、奉献而无怨无悔。从春晚舞台到街头采访,媒介的传播令歌曲持续引发共鸣,从国家主席到老百姓,无不展现出在工作岗位上珍惜时间、奉献自我的敬业精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传递正能量,这首歌曲功不可没,但春晚无疑是令其发光发热的重要节点。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各地多起因老人跌倒引发的公共事件不断牵动国人神经。在有的事件中,扶起跌倒者的好心人受到诬陷;在另一些事件中,老人当街摔倒却无人过问。此类事件集中揭示的信任危机、伦理危机,已成为社会的痛脚。小品《扶不扶》把国人的现实困境搬上春晚舞台,台词“不能让做好事的人心凉”“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不仅获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也赢得了微博网友的点赞。节后,“扶不扶”一词频现于相关事件新闻报道的标题,多有报道引用“人心倒了,想扶都扶不起来”等句,作为对此类事件双方的规约。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陈智林、全国政协委员梁晓声等,也面对“扶不扶”所代表的社会问题,倡导学习雷锋精神、弘扬“好人文化” 。

  匈牙利舞者的《符号中国》用影子舞拼出长城、天坛、熊猫等中国意象,令观众耳目一新。事实上,在去年上映的周杰伦电影《天台爱情》中,就有男主角以影子舞向女主角示爱的情节,其独特的形式并未引起太多关注。正因为在春节这样一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点上,匈牙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他者,不仅从中国古已有之的皮影戏中汲取灵感,而且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意象演绎得惟妙惟肖,传统与现代、他者与自我的多重并置,引起观众、评论家、文化学者的心灵共振,许多人参与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走进现代、走向世界等话题。两会上,代表委员也多针对文化自信、 “走出去”等话题发表各自见解。

  与此相关的是,虽然韩国偶像李敏镐近年来已为不少“哈韩”的年轻人所熟知,但他登上春晚后,却引起了更广泛的关于韩国流行文化、偶像剧的讨论。“李敏镐热”方兴未艾,乐视等网络视频播放平台引进的韩国偶像剧《来自星星的你》吸引了许多从不看韩剧的观众。在全国两会上,姜昆等代表委员屡被媒体问及“您看韩剧吗? ”“您怎么看待‘韩流’入侵? ”全国政协委员赵本山在分组讨论中谈到,从“骑马舞”到“都教授” ,韩国这么小的国家,却能创作出引起亚洲乃至世界瞩目的文艺作品,关键在于对自身文化和作品创作“肯琢磨” ,他由此呼吁,“千万别看低了我们的文化” ,我国影视剧创作也应具有这种“琢磨”精神。王岐山在参加北京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也谈到“有一段没一段地看韩剧” ,并坦言“韩剧走在咱们前头”“韩剧的内核和灵魂,恰恰是传统文化的升华” 。从李敏镐上春晚,到韩剧成为两会热议话题,一度被定义为青少年亚文化的“哈韩”现象上升为民族文化影响力的探讨,一度为部分长者、业内人士所轻视的韩剧,正在获得越来越多影视工作者、文化传播者严肃认真的打量。春晚正是这一转变的先声。

  然而,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马年春晚曾在播出的4个小时及之后的几天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全民大吐槽” ,在微博网友的调侃与戏谑中,很多人已经认定,这是一台失败的晚会。事实上, 2012年的龙年春晚、 2013年的蛇年春晚播出时,就有微博网友表示,“一边围观一边吐槽”已成春节新娱乐。在去年的《中国好声音》等选秀节目播出时,微博上也涌现出不少自主发声且专业性可观的“观众评委” 。在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博弈中,去中心、去权威,拒绝一个声音、一种价值观,是自媒体用户几近本能的反应,这种全媒体境遇下的多语喧哗,有时与传统媒体趋于对抗,有时却在不经意间形成共谋。我们发现,马年春晚以电视媒介为载体,在自媒体话语的冲击与消解之下,仍然形成了以《时间都去哪儿了》 《扶不扶》 《符号中国》等节目为中心的话语场,及与之相关的共同价值取向。从春晚节目辐散为公共话题,其间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或者说,马年春晚是怎样应对全媒体围观,实现电视媒介自身优势的再发现,并在多语喧哗中引领舆论、引起共鸣的呢?

  自古以来,国人传承的所有礼仪,都关乎“关系”的巩固与确认。人与人之间的“礼节”标识了人际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举行的“仪式” ,对于每个人来说,标识的是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春节的一系列节庆活动,毫无疑问是国人仪式之一种。春晚是舞台艺术,但更多是电视艺术,以电视春晚的出现为分界点,春节仪式由个体的、自发的,上升为群体的、有组织的,媒介是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根据媒介的有无、种类多少,我们可以把春节仪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无媒介参与的节庆活动,民间的放爆竹、闹花灯、迎神送穷、舞龙舞狮等,都具有狂欢性质。在狂欢中,人的主体性得以彰显,参与其中的个体通过主动地重复节庆仪式,不断地认同地理历史意义上的“中国人”身份,从而将与之相关的价值内化为自身观念意识的组成部分。

  第二阶段,是单一的电视媒介参与的节庆活动。与原生态的节庆仪式相比,春晚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文本,每个文艺节目是文艺工作者对节日中人们共同心情、愿望的审美化表达,同时对一年之中线性发生的历史予以展平,给人以回顾、展望的契机并令人获得启发与鼓舞,创作中不可避免地在传统春节所承载的价值观念体系里融入了时代、社会等具有现代性的因子。由狂欢变为联欢,春晚通过电视媒介建立了一种节庆的秩序,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受到每一个体既是小我,也是大我,从而更倾向于认同民族国家意义上的“中国人”身份。但是,由于电视媒介传播的单向性特征,个体参与的确定性变得似是而非。曾有学者研究表明,“电视主要与人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电视图像阻断了人们的沉思默想……不是促进了而是降低了人们的心智水平” ,故而在电视媒介参与的节庆活动中,人的主体性是被削弱乃至被忽略的。尤其是消费时代来临,商业因素侵染,在年复一年的电视联欢中,春晚给予人的仪式感逐年降低,越来越不利于凝聚人心和激发认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近年来常有人感觉到,春晚变得可有可无、味同鸡肋。

  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三阶段来临了。近几年的春节和春晚,可描述为电视媒体、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全媒体参与下的节庆仪式。春晚中的节目不仅仅是文艺表演,它必须具备多义性和丰富的阐释空间,其本身应该是一个高比率压缩的话语场,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参与热情。这种热情既源于电视观众个体声音、平等诉求、在场感的彰显欲望,也源于节目本身触及问题的公共性、普遍性。“围观”春晚,寻找“槽点” ,发表“吐槽” ,这一系列动作,在自媒体中投射出与电视媒体有所关联但又彼此独立的节庆现场,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仪式中个体的主体性,让每一个体在联欢之中向狂欢回归,却不耽于狂欢的虚无。在这个意义上,吐槽者是春晚最坚决的反叛者,又是最忠诚的追随者。在种种嘲讽甚至抵制中,节目本身可能因个人欣赏趣味的不同被否定,但其涉及的公共话题却得以深入人心。

  春节是传统民俗,春晚在赋予春节现代性的同时,其自身也成为一种“新民俗” ,既已成“俗” ,必然经得起时间考验,容得下各种新事物的挑战。全媒介参与的春节虽未必成为一种更新的“民俗” ,但至少是目前已探索的最大限度可供个体参与的形式。在此诉求之下,电视春晚今天的功能就是成为一种节庆秩序的同时,把握和表述最具有公共性、普遍性的话题,让观众形成自主判断。此间产生的共鸣将成为主流声音,更新和丰富以往春晚对意识形态的整合和价值观的引领。马年春晚做到了这一点。

  不可否认,“全民大吐槽”对春晚节目具有鞭策作用,但目前来看,为反叛而反叛的吐槽话语大量存在,此类简单粗暴的声音之大,容易令人们形成对春晚能量的误判和低估。其实,吐槽“火力”最强的人群,往往是观看春晚最认真的人群,他们发声的频率越高,说明其对公共事件的关心程度越高,留住这部分观众,并吸引尚未在自媒体上发声的观众,是春晚未来的努力方向。应该相信,随着制作团队对自身定位的明确,对人们共同关心话题的把握日渐纯熟,随着自媒体逐渐形成有序的反馈机制,未来可能会出现更理性、更有建设性的参与方式。

  马年春晚,已经不仅仅是一台电视文艺节目,它为我们开启的各种社会话题和生活思考,仍然在持续“发酵” ……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