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我的小友(高洪波)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2月25日14:48 来源:人民政协 高洪波
高洪波近影高洪波近影

  为这一类可爱的小友,也为我自己——因为最出色的返老还童的灵药,便是儿童文学创作,比吃唐僧肉灵得多,冰心、陈伯吹、叶君健一批长寿老人便是证明,而且还不担什么风险,起码唐僧的第一高徒孙大圣不会找你的麻烦。

  小友的解释极简单:年纪小的朋友。

  多年以前画家韩美林刚刚出道,携一画夹到我所供职的一家文艺报刊作画,美林放出话来:凡动物者,均可点名画之。众人其时不信,如当场命题一般,有的要马、要猴,有的索骆驼、雄鸡、熊猫,一大群文人兴致勃勃。美林摊开白纸,以一排刷大笔往纸上刷清水,然后欣然在湿纸上挥毫,五分钟一幅,且形神俱现,让大伙目瞪口呆。

  我灵机一动,向美林索一幅狐狸。美林一笑,说狐狸正是我爱画的,遂一挥而就,并题词道:“蒲公小狐堪为友。”美林这幅画实在是好,小狐神态稚趣横生,如一小童般给人怜爱感;大尾巴毛茸茸地遮住半个身子,像即将变化成美女的狐仙。这是美林所作的那一批画中唯一题词的。自此过后,美林声名日盛,很快就在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正当他的鼎盛期,这幅未成名的小狐狸,便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我将它镶在镜框里,挂在卧室中,一挂便是这么多年。

  “蒲公小狐堪为友”,借助蒲松龄笔下的狐仙故事,美林寄托了一个画家美好的祝愿,而我也由此抽象归纳出了“小友”两个字。

  说来也怪,自美林赠画后,我突然对儿童文学创作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并且一发而不可收,先写童话寓言诗,后写散文与童话。我的童话诗,均离不开大森林小动物,以狐狸为题的诗集,居然出版了两本,一本叫《我喜欢你,狐狸》,另一本叫《种葡萄的狐狸》。前一书大受孩子们的喜欢,出版一个月后即再版;后一书评价亦不低,获得了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图书二等奖。我以诗歌喂养的这两只狐狸,灵感的起源离不开卧室中的“蒲公小狐”,这是真话。小友也由此多了起来。

  我将第一只狐狸送给一对双胞胎男孩,当时他们刚上小学五年级,读了《我喜欢你,狐狸》之后,双胞胎中的弟弟,一个叫许言的孩子居然挥笔写了一篇《高洪波论》,尽管错别字很多,可是十分精彩,最打动我的是这么一段话:“可我真想有人把他四十的那个零削去,让他回忆童年的眼睛变成充满欢乐的眼睛,用孩子的眼光看看《我喜欢你,狐狸》,我肯定,他会有另一种感觉。”

  有什么能比这种童话般的期望更高的奖赏呢?!

  我的小友很多,譬如不会写信的张苗,他刚刚4岁的时候,读完《我喜欢你,狐狸》,马上背下来,当然不是全书,只是同名的一首小诗。每逢我与她的父亲张锲通电话,张苗总要抢着为我背诵一遍。口齿尚不清晰的小友张苗,借助于一首小诗的背诵,赠与我莫大的愉快。以后每次见面,她第一句话便是严肃地询问:“高叔叔,你又给我们写书了吗?”这提问每每令我汗颜,盖因近年来疏离了儿童文学的创作,将目光关注于散文杂文领域,所以一想到张苗奶声奶气的问题,我几乎不敢走到她面前。

  小友张苗,严肃的法官。

  后来在中央党校学习半年,结识了一批有意思的同学,我将自己的书送给几位同学的孩子,一律题赠为“某某小友”。结果我的书使我拥有了几位远在外地的小读者,最有趣的是吴极,一个上海男孩,那时刚上小学六年级。

  吴极托妈妈许小峰(我的同学)先后捎来三封信,每封信都很有趣。

  第一封信,吴极写了自己的读后感,他说道:“我想问出一个问题,您是否有一种药,吃了以后,写出的诗句会变得神奇,会把我吸引,可能,这张药方就在我身边,那就是多读一些书籍。”

  在信的结尾吴极画了一张画:一个男孩子张开双臂,胸中是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旁边注上一行字:“我何时才能见到高作家?”为了强调效果,还用彩笔写上三个大字:不会晚!!!三个惊叹号,表达了小友吴极的心意。

  第二封信,吴极专门赠我一张敬礼的照片,背后写道:“吴极向您报到!!!”照片上的小友手扶小火车,真的是一派认真严肃状。他的信专谈阅读我三部诗集的体会,语言从容且透着一个小读者的年龄特点。吴极极像一位批评家。最近收到的第三封信,信纸考究如贺卡,水印花纹,且有一首汪国真的小诗。信中吴极诉说了自己的一个梦:他梦见自己长大了,成为一位作家,妈妈立即买好了火车票,带他到北京看望高叔叔,妈妈说“军功章上有您的一半”。吴极挺有幽默感。他接下去写道:

  “当时,您已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作家了,您与我们一会儿聊这样,一会儿聊那样,畅谈21世纪文学状况。但梦毕竟是梦,我们得面对现实。‘理想是实践的动力’,我虽说还是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只要拥有理想,相信会成功的。高叔叔,我可是认真的。希望您能不断地为我打气,我将来也像您一样,做一位专给孩子们写书的作家。”

  结尾依然画了一个小小顽童的脸,代表着小友吴极的一种书信风格。应该承认,吴极的梦会有相当大的预见性,他们成长,我们衰老,天经地义。未来的吴极们面对我们,一如我们如今面对严文井、陈伯吹,面对着冰心和夏衍。文学是一种马拉松式的长跑,又是一种精神的接力赛,一棒传一棒,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就得以继承和发展。当然,这种继承与发展,是需要千百个像吴极、许言和张苗一样的孩子来共同完成的事业。鲁迅昔日曾努力“点燃国民精神的灯火”,力求让这灯火烛照千秋,他的希望点与着眼点,正在儿童的身上。由此看来,我的儿童文学创作还得坚持下去,为吴极这一类可爱的小友,也为我自己——因为最出色的返老还童的灵药,便是儿童文学创作,比吃唐僧肉灵得多,冰心、陈伯吹、叶君健一批长寿老人便是证明,而且还不担什么风险,起码唐僧的第一高徒孙大圣不会找你的麻烦。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