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对春晚可以“咬文嚼字”(涵今)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2月17日09:59 来源:光明日报 涵今

  一年一度的《咬文嚼字》“挑刺”春晚大会再次上演,主持人张国立和经典歌曲《想你的365天》中枪。有网友指责《咬文嚼字》过于较真,其编辑部名誉主编郝铭鉴为此回答记者:“我们挑出的错并非每一个都是严重的典型差错,更重要的是为了引起大家对一些普遍现象和趋势的重视。”

  被誉为“语林啄木鸟”的《咬文嚼字》杂志社,从2006年起便持续关注央视春晚,为大年夜的文化盛宴把好语言关。今年,《咬文嚼字》发现春晚语言文字方面的错误主要有:张国立将“血脉偾(fèn)张”读成“血脉喷(pēn)张”;歌词中的“沧海桑田”不能用“每片”修饰;开头短片里说“春晚是想你的365天”,是明显混淆了农历年与公历年,等等。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咬文嚼字》所列出的春晚语言文字错误,委实让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语言文字如此规范严谨,大到文史,小到字词,都是有讲究的,而不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然而,作为普通观众,我们收看春晚时只顾找乐,谁在意过哪部作品用错了文史知识,哪部作品用错了字词?所以说,《咬文嚼字》考察春晚文字质量的做法很有意义,让普通观众知道了春晚的语言文字错误,掌握了更多的文史知识。同时,及时指出春晚文字错误,能少让其对观众产生误导,这不光是对春晚负责,更是对全国观众负责。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咬文嚼字》如此严谨、负责的态度及做法,在某些网友看来竟然是“较真”“挑刺”“小题大做”“没事找事”……我们不明白,在“全民吐槽”已成另一种“春晚现象”的背景之下,网友们为何不能接受、甚至不能容忍《咬文嚼字》为春晚纠错?套用一句古话,难道真是“只准网友‘吐槽’,不许媒体‘咬文嚼字’”?

  每年春晚结束后,网上总会有铺天盖地的评论出现,一些批评还说得很尖刻。不是说春晚不可以批评,关键要批评得合理、有效,有助于改进不足。那些隔靴搔痒、牢骚怪话式的批评,比起《咬文嚼字》的“较真”来,显然缺乏诚意及针对性,多少有点令人遗憾。而《咬文嚼字》每年在春晚结束后,都在第一时间组织行家里手对其纠错,并且从2006年起,一直坚持到现在,真是不容易。

  当然,作为央视方面,也应因势利导,让《咬文嚼字》在对春晚纠错上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比如,每年春晚结束后,能否委托《咬文嚼字》发动全国观众进行挑错、纠错,然后在元宵晚会上进行总结,并给予适当奖励?再进一步,每年春晚筹备期间,能否提前邀请专业人士担任顾问,专门为各个节目及主持人串联词的语言文字进行把关?这样的话,春晚直播时就会少一些语言文字方面的错误,质量上就会多一份保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